有“能力”幫忙和有“能量”幫忙是兩回事

過了幾天,阿係發來三條微信:

“這個周末的課程你要不要來上,有證書拿。”

“我需要你的支持。”

“這話說得好奇怪哦。”

語含非問她怎麼了。

她傳來一條有氣無力的語音:“我又有那種‘我沒有力量’的感覺。課程的報名情況不太理想。”

語含非頭腦一熱就答應了。

“神”說:“你確定嗎?這個周末你不是已經有安排了嗎?”

語含非說:“她需要我的支持。”

“神”說:“她需要自己去麵對。”

語含非一下子想到她倆前世的模式。“我知道了,她又在自己嚇唬自己了。”

“所以,你要讓她自己去麵對。”

語含非把“神”的話告訴她。

阿係問:“那要怎麼辦呢?我要做些什麼呢?”

“神”說:“讓她靜心,看看她跟那個課程之間有什麼障礙,清理掉。”

阿係還是很困惑,覺得自己處理不了。

“神”說:“她就是缺少一點信心。”

征得她同意後,語含非看了看其中的能量狀況,課程和學員那邊好大好重,阿係這邊又瘦又小,根本承擔不起來。

語含非說:“我看到會有很多人出現在課程那邊,但有一些還是隱形的。”

阿係非常驚訝:“我看到的也是這樣。又被你驗證了一下,我好像有點信心了。”

“那就好好清理你內在的恐懼吧,力量就出來了。你可以做到的。”

據說,阿係那幾天每天都有靜心,去公園跟樹聊天,在本子上與“神”對話。她也被“神”說的大段大段的話,給震驚了一下。

然後,課程就順利進行了。雖然沒有達到預想的人數,但已經讓阿係很滿意了。

因為這件事,好像語含非對“神”的信心也有提升了。

既然“神”說,她可以寫書,可以暢銷,那應該就是會實現的吧,雖然不知是何年何月。

你問,語含非新近發展出來的“靈媒”事業,是不是都成功。也不是呢。

她問“神”:“是因為做個案要花錢,才嚇退了很多人嗎?”

“神”不屑這種判斷:“你當年也很沒錢,為什麼借錢都要去上課、去做個案呢?因為你迫切想知道答案,想要改變人生。你不要被別人‘為什麼不免費服務大家呢’‘搞身心靈還收費’之類的攻擊擊中。你知道,這背後根本不是錢的問題。如果第一道門檻就把他擋住了,這個人想要改變的決心還真是不大呢。”

“神”進一步提醒語含非:“有‘能力’幫忙和有‘能量’幫忙是兩件事。即便是別人付給你金錢報酬,你也要衡量,你當時的能量狀況,是不是足以提供幫助。隨著你的能量提升,來尋求你幫助的人也會倍增,如果你不設定好自己的界限,你很快會被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