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詛咒的種子,可能會跟隨一個人生生世世。
這種話怎麼可以亂說。
萌物吧嗒吧嗒批判了她一通——不靠譜,不守承諾,辜負她的苦心,她這麼做不也是希望朋友幸福嗎?
語含非更加不願意聽。
哪怕就此斷交,她也不去。她討厭被逼迫的感覺。
她問安珀:“我這個決定是錯誤的嗎?”
安珀說:“你知道你的狀態。”
“反正我一想到,要去一個鬧哄哄的party,跟不認識的陌生男人喝酒劃拳跳舞,我真的覺得好無聊啊。我寧願在家靜靜讀一本書。”
語含非那幾日忽然發現,跟一本書作傾心之談的安寧幸福,並不比約會男人更少。
安珀說:“我們從未希望你周旋於男人之中。即便你成為女神,也不需要。”
語含非有些明白了,但這件事橫在她心頭,也不太舒服。她跟萌物向來親厚,從未有過齟齬。
她的困惑是——“當有人說是為了我好,希望能為我指引一條明路,而我自己確實不想去做時,到底應該怎麼辦?”
因為太糾結了,她坐在辦公室裏也寫不進去稿子,所以在網上找了紀錄片《優雅的宇宙》來看。
力量源頭課程歸來,她對量子物理學、弦理論以及平行宇宙產生了極大的探究熱情。
裏麵打了一個比方:
我們看遠處的電線是平麵的,但如果我們靠近去看,電線其實是有弧度的。
這個比喻用來說明,如果這個世界真是多維的,為何我們看不到?因為任何一個隱藏的彎曲,都可能包含著另外一重維度。
語含非看得似懂非懂。
走在路上,她忽然了悟:表麵看起來,每個人都一樣生活在這個世界,其實不然。大家有著不一樣的成長背景、家庭環境、人生經曆,心智模式也就不可能一樣,信念、價值觀也不相同。
往更大的層麵說,每個靈魂此生也有著不同的藍圖,所以人生功課、使命也迥異。如果那麼微小的一個彎曲,都能隱藏另外的維度,那每個不同的人,就是生活在不同的維度裏。
甚至,同一個人,也時時刻刻因為心念的不同,而穿梭於不同的維度裏——快樂的維度、豁達的維度、糾結的維度、受害者的維度、創造者的維度,等等。
她想到她跟萌物的這次衝突,就是特別典型的案例。
語含非沒有辦法複製、移植萌物與男人相處的模式,因為她和萌物成長於不同的環境,她們對待男人的態度完全不同。
再說句英雄氣短的話,語含非也沒有像萌物一樣長得那樣美啊!
所以,她就不可能把萌物的成功幸福之道,用在自己的身上。
因為身處不同的維度之中,她們麵對的問題不同,要體驗的人生難度係數也是不同的。而語含非唯一能尋到幸福的途徑就是——立足自己的人生,接受自己的生命劇情,發展自己的生活哲學,按自己的真實感受去經曆。
在自己的世界裏,做唯一的女神。
“我要有足夠的開放度,去接納我獨特的人生呈現。而因為這種開放度,也能對每個人都產生更大的理解與支持。我想,慈悲或許就在這種包容、開放中產生,也隻能在這裏產生。”
語含非真的懂了:“一個人時時刻刻心念一轉,立刻就進入不同的維度了。每一個當下不同的選擇所帶來的劇情和結果當然也就是不同的了。”
她忽然想起深雪寫的《女神門》,哇,原來也是在講這個啊!
她給萌物發信息:“我知道你愛我,所以我相信你會理解我。此時此刻,閉關對我而言,是我真心想做的。望理解。我愛你。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