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政變在悄悄進行(1 / 3)

隆昌元年(公元494年)正月,新皇蕭昭業發布了一係列詔命。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蕭子隆的爪牙被順利拔除。蕭子隆也即刻返回建康,高高興興地做起了京官。

拿下蕭子隆,蕭鸞、蕭衍用的是調虎離山之計,而對付高帝和武帝的舊臣王敬則,用的是美人計。會稽曆來是魚米之鄉,富庶之地,自古不僅生產稻米,且出美女。王敬則做了會稽太守,自然是樂不思蜀。

“03號行動”繼續實行,第一顆落下的人頭將是楊瑉之。除掉楊瑉之無須嚴密的部署,蕭鸞要以行動告訴其他輔佐大臣:閉上你們的臭嘴。現在,請睜大你們的狗眼,看我怎樣調教小皇帝吧(回頭再調教你們這些狗娘養的)。

誅殺楊瑉之的行動頗有戲劇性,第一個為楊瑉之求情的居然是何皇後。何皇後一路哭哭啼啼,一直找到蕭昭業的壽昌殿,請求敕免楊瑉之。蕭昭業被何皇後的淚水感動了,那支決定楊瑉之生死的朱筆捏在手裏遲遲不肯落下。

何皇後呼天搶地:“楊郎到底犯了什麼罪,你們為什麼要殺他?”

“是啊,”蕭昭業問羽林軍首領蕭諶:“楊瑉之到底犯了什麼罪,你們為什麼一定要殺他?”

周圍的人禁不住笑了,蕭昭業說:“是啊,你們笑什麼呢?楊瑉之不就是賣了幾個官,收了幾個錢嗎?可如果就為這點屁事殺他,建康城裏該殺的人多著呢?”蕭昭業說著,就有點怒不可遏的樣子。

人們又笑了起來。這時,蕭諶附在蕭昭業的耳邊說:陛下問楊瑉之到底犯了什麼罪,皇後在此,有些話不便講出。”

蕭昭業安慰著哭哭啼啼的何皇後說:“你請暫避,我自有辦法處理此事。”

何皇後抹著眼淚出去了,蕭諶附在蕭昭業耳邊說:“陛下你真的蒙在鼓裏嗎?何皇後與楊瑉之的事情,建康城裏鬧得沸沸揚揚,再不處掉楊瑉之,隻怕還要鬧出更大的事來。”

蕭昭業說:“嗬,什麼事情,弄得這樣神神秘秘的。”

蕭諶不得不把那四個字吐出口來:“床上之事。”

蕭昭業嗬了一聲說:“竟有這事?那麼,他一定得死嗎?”

“一定得死,否則,大臣們不答應。而且,這也是尚書令的意思。”

說到尚書令,蕭昭業知道他不能不依命而行了。他在那奏本上猛力一劃,扔下筆,一臉憂憤地走了。何皇後哭得死去活來,蕭昭業陪著皇後一邊哭著,一邊說:“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啊!”

何皇後用手捶打著地麵,一副尋死覓活的樣子。蕭昭業看不過,立即就又命令衛士:“傳我的旨,敕免楊瑉之。”但已遲了,衛士們報告說,楊瑉之的人頭已經落地。

調教皇上的行動繼續進行,蕭鸞列出了一份“清君側”的名單,他們是:冠軍將軍周奉叔、直閣將軍曹道剛、中書舍人綦毋珍之、朱隆之、潥陽令王文謙。

短短一個多月裏,蕭鸞以蕭昭業的名義將蕭昭業身邊的近臣寵幸幾乎都斬淨殺絕,這不能不引起蕭昭業的警覺。他開始意識到,蕭鸞接下來的目標就該是自己了。他把父親生前最親密的兄弟鄱陽王蕭鏘找來,蕭昭業說:“蕭鸞、王晏他們正在背地裏密謀要除掉我,你沒有聽說嗎?”

“饒舌婦們的流言,皇上也信嗎?”

“我身邊的人一個個都被蕭鸞殺了,這些日子我夜夜都作惡夢,七叔,你一定要幫我,不除掉蕭鸞這個惡魔,我這個皇帝做不下去啊。”

“不可不可啊,”蕭鏘說,“你想想看,我們都沒有治理國家的經驗,而蕭鸞是宗族中輩分最大、年齡最長的一個,而且受先帝遺命輔政,殺了他,會引起朝中新舊大臣們共憤的。”

蕭昭業知道跟這個老東西再無廢話的必要了,臨走前蕭昭業惡狠狠地說:“你這個老混蟲,你就等著人家來拿你的人頭祭祀吧。”

蕭昭業接著將何皇後的堂叔中書令何胤找來,何胤也說:“陛下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你忘了當初你是怎樣登上帝位的了?現在朝中人臣大都心懷叵測,唯有蕭鸞是最忠於朝廷的人。”蕭昭業終於知道,雖然他是當今皇上,但到了關鍵時刻,沒有一個人肯真心幫他,所有的人都對他陽奉陰違。或許,他的劫數真的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