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楓一臉冷漠地說道:“老夫早就休了你,你如今已是自由之身,想去哪裏都可以。罷了,念在往日情分,本官倒是可以給你指條明路。你若想回府,那是萬萬不能的。不過,你們母女倆可遷往劉家老宅居住,本官會再購置幾名下人前往照料。日常用度也無需擔憂,柴米油鹽自會按時送到。隻是這國丈府,你們就別再妄想踏進一步了,嫣兒本官尚可接納,但對你,本官實在無法容忍。你還是速速離去吧!”
李氏聞言,淚如雨下,泣不成聲地道:“好你個狠心薄情的劉國丈大人啊!我定要將你告上公堂,狀告你拋棄糟糠之妻,不顧夫妻情義!你這般行徑,還有何顏麵為人夫、為人父?”
此時眾人聽得已然十分明了,原來皇後娘娘的生母早在其幼時便已離世。那時的劉將軍一心隻想給年幼的女兒尋得一位賢良淑德的繼母,可以悉心照料她成長。然而事與願違,這位繼母不僅未能盡到為人母之責,反而對年幼的皇後娘娘百般苛待。在劉將軍離家奔赴軍營期間,繼母時常讓小皇後忍饑挨餓、衣不蔽體,家中更是連一件像樣的家具都未曾有過。可憐那小小的姑娘,除了要忍受生活的艱辛外,竟還要被迫承擔繁重的家務勞動。如此這般,日複一日,皇後娘娘便是在這樣艱難困苦的環境下逐漸長大成人。
而當劉將軍終於洞悉真相之時,他怒不可遏地嚴懲了繼母母女二人,並毫不猶豫地寫下一封休書將繼母逐出家門。如今時過境遷,那位曾經被掃地出門的繼母聽聞劉將軍已然貴為國丈,其繼女亦登上後座成為身份顯赫的皇後娘娘,便又動起了心思,妄圖重回劉府執掌大權,搖身一變成為國丈府的當家主母。此等行徑實在令人咋舌,真不知此人臉皮究竟有多厚!竟然還有臉麵狀告昔日遭她欺淩的劉將軍。
正在此時,原本嘈雜喧鬧的人群之中突然傳來一道高亢清亮之聲:“列位或許並不知曉,約莫七八年之前,那曾與逍遙王締結過娃娃親的劉家大小姐,傳聞其於府邸之中備受寵溺嬌慣,整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閑不說,更兼性情乖舛暴戾,時常欺淩虐待府中的仆從奴役。”
然而眾人所見所聞卻並非如此——昔日那位逍遙王妃不僅不介意自身身份地位,反而親臨學院教授眾多子民讀書習字;更為百姓謀福祉、做實事,令大家得以飽腹安身,甚至使得孩童皆有學可上。時至今日,這位已然貴為世間至尊無上的皇後娘娘,依舊殫精竭慮地想要讓民眾過上更為美好的生活,這難道能說是囂張跋扈不成?
至此,我終於恍然大悟,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疑惑和好奇。想必當初必定有某些人不願意看到她嫁予那位曾經風度翩翩、自由自在的逍遙王,更不想讓她成為當今威嚴莊重的皇帝陛下的妻子吧!
有人低聲說道:“這麼一說,似乎確實如此啊。聽聞當時陛下親自前往邊境巡查,恰巧救下了險些喪命的劉家大小姐。據說她那時身體狀況極差,需要調養長達一年多時間才能恢複健康,之後方才嫁入宮中。而他們二人成婚後不久,陛下便再次出征邊境,驅趕外族侵略者,並曆經數年努力,最終將那片原本貧瘠荒涼的邊境之地建設成了如今繁榮奢華的邊城。這般德才兼備的皇後娘娘,先前卻未能得到應有的善待,如今那些人恐怕是懊悔莫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