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禦庭怒發衝冠地吼道:“想當年,邊境戰事告急,國家危難之際,派本王前來征戰沙場。本王不負眾望,曆經無數生死考驗,短短不到一年便將邊境戰局穩住。然而,時至今日,朝廷卻對本王不聞不問,任由本王在此戍守邊疆長達六七載!而就在前不久,竟然還有數十股凶殘至極的殺手潛入庫府之中,妄圖將我滿門滅口!如今京城動亂不堪,朝局動蕩不安,這時候才想起本王,想要本王去替他們收拾這個爛攤子?那本王豈不成了任人擺布、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工具人嗎?哼!告訴你們,沒門兒!本王寧願繼續鎮守這片安寧之地,也絕不會再被那些所謂的權貴們利用!你們都給本王滾回去吧!”說完,他轉身拂袖而去,留下一群驚愕不已的大臣們麵麵相覷。
大臣們匆匆返回驛站,一進門便開始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他們神色凝重,話題圍繞著京城裏究竟有哪些皇子指使手下前來屠殺逍遙王一家展開。
“真是太驚險了!若不是逍遙王福大命大,恐怕這場慘劇就難以避免了。”一名年長的大臣憂心忡忡地說道。
其他人紛紛附和,表示同感:“是啊,若是逍遙王遭遇不測,這天下怕是要大亂啊!到時候改朝換代,我們這些臣子也難逃厄運。”
眾人皆知,逍遙王乃是先先皇最疼愛的孫子之一,如果他不幸身亡,勢必引發宮廷爭鬥、天下動蕩。而作為朝中重臣,他們必然首當其衝,成為政治犧牲品。
於是,有人提議道:“我們必須加強與王爺的聯係,想盡辦法說服他回京登基,以穩定局勢。隻有這樣,才能確保國家的安寧和我們自身的安全。”
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畢竟眼下形勢緊迫,容不得半點耽擱。接下來的日子裏,大臣們將不遺餘力地與逍遙王溝通,努力勸說他承擔起拯救江山社稷的重任。
陽光明媚的午後,逍遙王府內一片寧靜祥和。蕭禦庭與劉媛剛剛用完午餐,便坐在庭院中的石桌旁閑聊起來。
“禦庭,聽聞你今日見到了從京城趕來的那些官員,不知對此事你有何看法?”劉媛輕聲問道,眼中透著一絲關切。
蕭禦庭微微皺起眉頭,語氣中帶著些許不滿地說道:“當初邊疆戰亂頻生,他們便將我派遣至此。這六七年來,對我們不聞不問,甚至還暗中派遣眾多殺手前來行刺。若不是我等實力夠強,恐怕早已家破人亡。如今京城局勢動蕩,群龍無首,才想起讓本王回去繼承王位,莫非當真以為本王如此容易被擺布不成?”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堅定和決絕,顯然對於過去所遭受的待遇心懷憤恨。劉媛默默傾聽著,心中明白丈夫這些年所承受的壓力與委屈。
沉默片刻後,劉媛輕輕握住蕭禦庭的手,安慰道:“這些年你受苦了,但無論如何,咱們都要堅強麵對。如今局勢雖不明朗,但相信以你的智慧定能化險為夷。至於是否回京城繼位之事,還需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