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時代與小人物
二〇〇〇年,當人類為了進入新千禧年而歡呼的時候,互聯網行業發展也達到了第一個頂峰時期,美國納斯達克指數突破了前所未有的五千點大關。
在當時,狂熱的人們對著新科技頂禮膜拜,仿佛科幻中才有的未來馬上就可以變為現實,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科技即將造福眾生,海量的金錢流入互聯網行業,完全不惜代價。
戲劇性的是,災難隨之而來。時間同樣在二〇〇〇年,互聯網行業突然大崩潰,納斯達克指數剛剛攀上最高峰後,立刻出現斷崖式的下跌。
既然泡沫出現了,破滅就是遲早的事情,最先進的科技公司也逃不過最基本經濟學原理的懲罰。一夜之間無數億科技股市值從股市中蒸發,數不清的巨頭公司在這場災難裏倒下,史稱千禧年互聯網泡沫大破滅。
在崩潰後的一片慘淡中,國內不知不覺迎來了網遊時代的興起。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滅的創傷漸漸消退後,網絡遊戲公司成為互聯網江湖中新的弄潮兒,成為光芒萬丈的明星企業,站在了舞台的中央。
無論如何,電子科技大潮浩浩蕩蕩,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影響深遠的波及到了世界上每一個角落。
二〇〇七年八月下旬,盛夏將盡,但北都市的天氣依舊炎熱,就算日曆表早已走過了立秋,那也沒用。若非經過幾場秋雨洗禮,北都市很難立即轉進到真正的秋季。
北都電子科技大學南門外的光景與其他大學沒太大區別,排滿了各種店鋪,其間還充斥著各種零星小販。自從上世紀末電子科技產業興起以來,北都電子科技大學南門外也誕生了不少新的高科技行業,光盤銷售就是一種。
在最頂峰時期,聚集在這裏的光盤銷售商將近十家,江湖人稱賣盤小販,軟件、遊戲、影視包羅萬象,一張十元也足以讓小販們過的滋潤。
可即便是高科技產業,會的人多了,也就變成大白菜,而堂堂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了。北都市電子科技大學南門外的這片江湖裏,光盤銷售從業人數達到頂峰後,競爭也就激烈到了白熱化程度。
經過慘烈的市場拚殺,王大叔和孫大媽笑到了最後。
長江後浪推前浪,新的一波互聯網大潮興起後,大家都會從網上下載東西了,而且硬盤也越來越大,不太需要光盤這個媒介了。
所以賣光盤的生意也越來越不好做,沒興盛幾年的朝陽行業已然變成了傳統老土的夕陽行業,這讓碩果僅存的王大叔和孫大媽很是迷惘。
高鈺在校門外買了早點,轉身又回到住處。上個月他已經從北都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了,暫時住在學校旁邊一棟老式宿舍樓裏麵。房主是學校的職工,租金相對來說算是便宜了,所以高鈺畢業後也沒舍得搬走。
大部分同學都有了工作,但高鈺卻仍處於無業狀態。這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導致了高鈺與同學們的生活狀態迅速變得不同起來。
別人已經逐漸適應職場,成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但高鈺卻隻能暫時蝸居家裏,苦苦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機會。
這並不是高鈺好吃懶做,在前幾個月春季,也就是各公司招新人的高峰期,高鈺卻被迫困守在老家,結果把找工作的事情耽誤了。
當時母親病重欠債,父親又為了收八萬塊彩禮想把妹妹嫁出去,高鈺在老家也是焦頭爛額,最後總算說服了父親,讓妹妹繼續上高中。
等到高鈺重返北都市的時候,許多不錯的機會都已經關上了大門,直到如今他還是兩手空空,沒有一份中意的工作。
房間是那種老式筒子樓的單間,每當進來後,高鈺就會感到自己與整個世界隔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