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
海帶,別名綸布,藥用稱昆布,為一種大型食用藻類。海帶含有豐富的營養,據測定,每100克海帶約含蛋白質8克,脂肪0.1克,胡蘿卜素0.57毫克,維生素B(1下標)0.09毫克,維生素B(2下標)0.36毫克,煙酸1.6毫克,鈣1177毫克,鐵150毫克,磷216毫克,鈷22微克,還含有豐富的褐藻酸、纖維素、甘露醇及多種微量元素。
海帶不僅是人們補充營養的優良食物,而且有著多種醫療作用。早在1000多年前的晉朝,我國的醫學家就知道,海帶可治癭瘤(甲狀腺腫)。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說,海帶可治12種水腫、癭瘤,有化痰、散結功能。唐宋以來,海帶就被譽為延年益壽的補品。近年來,科學家發現,經常吃海帶對預防和治療癌症有積極作用。
海帶最聞名的特點是富含碘。如膳食和飲水中含碘量低時,可以引起單純性甲狀腺腫,而甲狀腺腫容易轉化為甲狀腺腫瘤。低碘飲食還會促進與激素有關的乳腺癌,因此,常食海帶能很好地預防和治療單純性甲狀腺腫。
現代醫學還認為,食物纖維對人體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如膳食中長期缺乏纖維素,則易發生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肥胖病、大腸癌等。海帶中含有60%的岩藻多糖,是一種極好的食物纖維,糖尿病人食用後,能延緩胃排空和通過小腸的時間。這樣,即使在胰島素分泌量減少的情況下,血糖含量也不會上升,從而達到治療糖尿病的目的;肥胖症患者食用海帶,既可以減少饑餓感,又能從中吸取多種氨基酸和無機鹽,是較為理想的飽腹劑。此外,海藻類中還含有一種特殊氨基酸——昆布氨酸,它具有降低血壓的功效,可預防高血壓、腦出血。海藻類食物還可促進腸蠕動,使大便通暢,減少糞便及有毒物質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從而能預防直腸癌的發生。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海帶中含有褐藻酸鈉鹽,可預防白血病,並有止血作用。海帶提取物有降血脂、降血壓作用。近來還有抗癌作用的報道。
(1)防治甲狀腺腫大。海帶富含碘,常食海帶能很好地預防和治療單純性甲狀腺腫大的發生。
(2)抗癌。海帶是一種良好的防癌食物。經常食用海帶,不僅能增加碘的攝入,而且可大大增進對鈣的吸收。有人認為,這可能是海帶有防癌作用的原因之一。海帶中含有的褐藻酸鈉鹽,有預防白血病和胃癌的作用。
(3)降低血壓、血脂。海帶中含有較多的岩藻多糖、昆布素,它們具有類似肝素的活性,可防止血栓和因血液黏性增大而引起的血壓上升,同時還有降低脂蛋白、膽固醇,抑製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海帶含豐富的鈣和鉀,對高血壓很有效。另外,海帶中所含的褐藻氨酸,也可起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
(4)防治便秘。海帶中所含豐富的食物纖維,可促進腸蠕動,有助於促進排泄,使大腸通暢,防止便秘。
(5)防治貧血。海帶中含有豐富的鐵,它是形成血紅蛋白的必要成分。經常食用海帶,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食療應用
(1)治療甲狀腺、頸淋巴結腫大。海帶、海蒿子各等量,研為細末,加米湯製成丸,每日3~5克,常服。或海帶研粉,每日5克,分3次服,或用海帶做菜常食。或海帶、夏枯草各20克,海蒿子、白芥子各10克,用水共煎服。或海帶30克、海藻15克,用水共煎服。
(2)治療高血壓。海帶、綠豆各60克,煮食。或海帶50克,切成30厘米長的段,與草決明15克同煎服,連服4日,能鞏固療效。
(3)治療浮腫。海帶250克,醋50克。先將海帶泡發,切絲,然後用油鍋煸炒蔥、薑片刻,放入醋、白糖、麻油、醬油、鹽,加水少許,再放入海帶絲,炒熟後做菜肴常食。
(4)治療睾丸腫痛。海帶、海藻各15克,小茴香6克,用水共煎服。
(5)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海帶浸洗後,切成3厘米長的段,連續用開水泡3次,每次半分鍾,撈出後用白糖拌食。早、晚各1次,連食1周。
(6)治療慢性咽炎。水發海帶500克切成小塊,用水煮熟,撈入湯盆內,拌入白糖250克,醃漬1日後食用。每日2次,每次食用50克。
(7)防治甲狀腺功能障礙、高血壓及動脈硬化。海帶500克,泡軟切絲,再放入鍋中炒幹,裝入瓷缸備用。每日1次,每次3克,用開水衝泡,代茶飲。
(8)治療肺癌。海帶、海藻、花粉、沙參、麥冬、鱉甲、玄參、浙貝、夏枯草、山慈姑各15~30克,加水同煎,連煎2次,取汁去渣,2次藥汁混合。每日1劑,分2次服。
(9)治療食管癌。海帶、石斛、夏枯草各15克,煆牡蠣、煆毛蚶殼、代赭石、急性子、南沙參、北沙參各30克,螳螂、廣木香、旋覆花、川厚樸、當歸各9克,川楝子、薑半夏、薑竹茹各12克,公丁香、炙九香蟲各6克,加水同煎,連煎2次,去渣取汁。每日1劑,分2次服,或小量頻服。
(10)治療乳腺癌。海帶、海藻、石花菜各15克,加水同煎,連煎2次,2次藥汁混合。每日1劑,分2次服。
(11)治療冠心病。海帶、決明子各12克,加水共煮,再濾去決明子的藥渣,吃海帶飲汁。每日1~2次,常服有效。
(12)治療肝硬化腹水。海帶30克,牽牛子15克,同放入沙鍋內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每日1劑,分2次服。
玉米
玉米,這種廉價的粗糧,在我國和西方曾一度在餐桌上被排除,而目前,在許多歐美國家,卻備受青睞,並已成為一種熱門的保健食物。這是因為,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玉米的新價值,發現它對現代文明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癌症等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玉米所含的營養非常豐富,每100克玉米中約含蛋白質8.5克,脂肪4.3克,糖類72.2克,鈣22毫克,磷210毫克,鐵1.6毫克,還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B(1下標)、維生素B(1下標)、煙酸等。它所含的脂肪為精米、精麵的4~5倍,而且為不飽和脂肪酸,其中50%為亞油酸,還含有膽固醇、卵磷脂。金色的玉米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E等,它們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功能,並具有延緩細胞衰老和腦功能退化的作用。
醫學家們的最新研究表明,玉米具有抗癌作用。玉米中含有豐富的穀胱甘肽,穀胱甘肽是一種抗癌因子,這種抗癌因子在體內能與多種外來的化學致癌物質結合,使其失去毒性,然後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外。粗磨的玉米中還含有大量的賴氨酸,這種氨基酸不但能抑製抗癌藥物對身體產生的毒副作用,還能控製腫瘤生長。玉米中還含有微量元素硒和鎂。硒能加速體內過氧化物的分解,使惡性腫瘤得不到氧分子的供應,從而被抑製;鎂也有抑製腫瘤生長的作用。此外,玉米中還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它能促進胃腸蠕動,縮短食物殘渣在腸內的停留時間,並可把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從而對防治直腸癌有重要作用。
食療保健作用
玉米所含脂肪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其中50%以上為亞油酸,還含有穀甾醇、卵磷脂等,可較好地降低人體血清中膽固醇含量,能預防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及腦血管病的發生。玉米富含纖維素,比精米、精麵高出6~8倍。纖維素可同膽汁酸結合,並使之排出體外,從而減少膽固醇的合成。纖維素具有吸水膨脹的作用,因而可刺激胃腸蠕動,增加糞便體積,鬆軟糞便,防治便秘。因其縮短了糞便在腸道內的存留時間,從而減少了腸內有毒物質及微生物生成致癌物質的機會。此外,玉米還富含鎂,鎂也是一種保護人體免受癌腫瘤侵襲的重要元素。據說埃及人患癌率很低,僅為歐洲人的1/10,這與埃及人常食玉米有關,埃及人的平均鎂攝入量為歐洲人的6~8倍。玉米能預防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延緩衰老,抗癌,對人類的健康極為重要,是名副其實的保健食物。不過玉米的營養結構也有不足之處,所含的色氨酸較少,因此如與米、麵、大豆食物混合吃,則有利於蛋白質的互補,營養價值更高。但是如果玉米的烹調、食法不當,營養價值也難以充分發揮出來。正確的食法是:蒸玉米麵饃,煮玉米麵糊或熬玉米糝糊粥時放點兒堿,這樣可使玉米中豐富的煙酸由結合型轉變為遊離型,人體也就容易吸收利用了,這樣也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