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1章 依稀玉人(上)(1 / 2)

張繼頓了頓,接著說道:“達萌兄,‘新政’推行已經六年有餘,從中受益的絕不僅僅是‘官督商辦’企業的股東,也不僅僅是東南地區特別是兩江地區的地方督撫,而更加是千千萬萬的普通民眾,他們被從傳統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開始經營農場、進廠做工、投資實業,他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空前的改善。此外,這六年來,大清原有的自然經濟不斷解體,新興的商品經濟不斷發展,大清的經濟已經成為了世界市場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守舊派廢除‘新政’的倒行逆施,所侵犯的絕不僅僅是‘官督商辦’企業股東們的利益,也不僅僅是東南地區特別是兩江地區地方督撫的利益,而是千千萬萬普通民眾的利益,而是西洋諸國的利益。長此以往,必定引起各個階層乃至國際社會的不滿,並最終導致自毀長城。”

容閎點點頭,說道:“張大人,仔細想想,確實如您所說。如果我們現階段避其鋒芒,任由守舊派‘多行不義’,並在適當的時候推上一把,是可以等來守舊派自取滅亡的一天。但是,我擔心的是,萬一守舊派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不再繼續反對‘新政’,我們又該如何?”

張繼沉吟半晌,緩緩說道:“倘若果真如次,那守舊派就與‘新政’派無異了。既然他們已經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麵,結果無非就是‘新政’的主導者換了一撥人而已,我們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反對他們了。當然,恭親王爺、中堂大人他們的遇害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是,我想,倘若大清能夠在太後、信親王和醇親王的手下實現‘富國強兵’,恭親王爺、中堂大人他們也算是能夠含笑九泉了,而且,曆史終歸會給他們一個公正的評價。”

說到這裏,張繼頓了頓,接著說道:“更何況,守舊派是絕不可能不再繼續反對‘新政’的。這倒不是說他們認識不到這一點。事實上,守舊派中並不乏有識之士,而且,即便是戶部尚書阿靈阿、工部尚書孫家成、刑部尚書李啟模這樣的庸才,在隨同聯合使團赴西洋諸國考察‘新政’之後,也能認識到‘新政’的偉力之所在。但是,他們仍舊會反對‘新政’。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新政’有其內在邏輯的,‘殖產興業’的結果就是實業的發展,而‘文明開化’的結果則是民智的啟蒙。而民眾在富裕起來、啟蒙之後勢必會要求享有更多的權利,這就又構成了‘仿行憲政’的社會基礎。這一切不是人的意誌所能左右的,而是一個社會必然的發展趨勢。換句話說,‘新政’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要麼全盤接受,要門全盤否定,不可能在某一領域推行‘新政’,而在另一領域反對‘新政’。守舊派要想維護特權、維持統治,就必須反對‘文明開化’和‘仿行憲政’,而這又需要反對‘殖產興業’。倘若守舊派選擇通過支持‘殖產興業’來換取民眾的支持,則無異於飲鴆止渴。太後、信親王和醇親王都是精明人,怎麼會不明白這一點呢?因此,我可以肯定,守舊派是絕不可能不再繼續反對‘新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