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煙花在星空綻放
十三世紀北方的草原部落在蒙古人推動下得到了空前統一,與此前幾個世紀的分裂與紛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順應了草原人渴盼統一強盛和安寧富足的要求,擔當起這一使命的,正是元太祖成吉思汗。
草原的統一,使原本各自為戰的馬背民族,凝聚成一個生機勃勃、充滿朝氣的民族共同體,進而憑借這如日之升、如月之恒的熱忱與豪情,馳騁萬裏,橫掃歐亞,從森林環繞的貝加爾湖到流水滔滔的印度河,從裏海(位於歐亞交界線上的世界最大鹹水湖)周圍的大草原到古老中國的華北平原,建立了令世人瞠目的蒙古帝國。
這是一個橫空出世、前所未有的大帝國。成吉思汗和他的後繼者以戰爭的手段消除了東起太平洋西到裏海之間的人為疆界,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空前繁榮,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紙幣、驛站製度等輸出西方,與此同時,西方的織造品、藥物、天文曆法等也接踵傳入中國……而所有的一切,與成吉思汗開創性的功績密不可分。
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戰場溘然長逝,他的兒孫如他所願,接過了征服歐亞大陸的權杖,策馬長行。1229年,成吉思汗三子窩闊台即位,1234年,金國滅亡。次年,窩闊台汗召開忽裏勒台大會,決定進行第二次西征,同時確定由術赤之子拔都擔任西征軍統帥。這支向歐洲挺進的軍隊隻有六萬餘人,卻從1236年秋至1242年春相繼征服了伏爾加河流域的重鎮不裏阿耳、欽察和南、北俄羅斯,並在裏格尼茨(今波蘭萊格尼察市)戰役中擊敗兵力占絕對優勢的波德聯軍,進入波蘭、匈牙利。接著,拔都親率大軍渡過多瑙河,攻陷格蘭城(今地不詳),西歐諸國在恐懼中束手無策。恰在這關鍵時刻,窩闊台汗病故,半個歐洲因為窩闊台汗的猝然離世被上帝拯救。消息傳來,拔都當即收起長鞭,掉轉馬頭,回到薩萊城(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阿斯特拉罕附近),建立了四大汗國中疆域最為遼闊(東起也兒的石河,西至俄羅斯,北達北極圈附近,南越高加索山)的金帳汗國。
赫赫戰功從未令拔都得意忘形,在拔都的全力推舉下,經曆了諸多艱險和波折的蒙哥在鼓樂聲中登上汗位。這是成吉思汗家族中又一位有作為的蒙古大汗。他恢複了一度被破壞殆盡的帝國秩序,在短短九年的統治中,開拓疆域,增強國力,他派胞弟忽必烈征服雲南,派另一個胞弟旭烈兀第三次西征建立伊利汗國。他身後,忽必烈登臨汗位,成為元朝的開國皇帝。
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利汗國,蒙古的四大汗國共同聽命於元朝中央政府,元朝的版圖東起大海,西達地中海沿岸,北涉極地附近(曾在此駐軍七人),南至印度尼西亞。在哥倫布沒有發現新大陸之前的十三世紀,已知世界的版圖隻有歐亞非三洲,歐洲麵積1016萬平方公裏,亞洲4400萬平方公裏,非洲3020萬平方公裏,而事實是當時的非洲並未完全開發,隻有埃及君主掌握著北非的一部分,疆域最廣北達黎巴嫩,南及尼羅河第四大瀑布,麵積也就200多萬平方公裏,因此,元王朝擁有的版圖3500多萬平方公裏,占到中世紀世界陸地麵積的三分之二之多。
統一戰爭結束後,元王朝在忽必烈的統治下國泰民安、經濟強盛、科技發達、軍事強大。當時的元大都,商賈雲集,各國外交使節頻繁往來,擁有一百餘萬人口的元大都水路、陸路交通發達,貨物堆積如山,人民安居樂業,呈現出少有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