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忙。人民的好總理朱鎔基,在他當總理的時候全國人民都知道他很忙,忙得想著人民的切身利益,忙著思考百姓的生計,忙著懲治一些貪官汙吏。人民的好公仆鄭培民,不論在怎樣的工作環境,都忙著思考如何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而且忙著去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自己樸實而燦爛的一生,譜寫了一曲高風亮節、忘我奉獻的正氣歌。
作為黨員幹部,我想時刻應該反省自己究竟在忙什麼?是忙功名利祿、吃喝玩樂呢,還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忙?是忙得無聊,還是忙得其所……
(原刊《榆林日報》2003年12月8日)
家長為啥沒意見
學校開家長會,班主任向家長們下發了一張征詢意見表,要求家長對雙休日補課或開設第二課堂,以及為學生購置課外教輔資料等提意見。家長們的意見出奇地一致:沒有意見。
其實,有了意見又能怎樣呢?
看到班主任咄咄逼人的目光,家長們先自膽怯了幾分,他們表麵上說是懇請提出寶貴的意見,但背地裏是否會讓孩子們“吃不了兜著走”呢?
家長們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僅舉一、二例子:還是一次家長會,老師言語懇切地征詢家長們意見:“為了促進孩子們學習,學校準備配備一些電教教材,由於經費緊張,請家長們自願捐一些錢買一台彩電。有錢的多捐一點,沒錢的少捐一點,實在困難就算了。”為了孩子,家長們互相一合計,捐!於是,你20、他30,經濟條件好的也有的捐100。一個班五、六十個學生,隻有兩、三個經濟特別困難的家長實在拿不出一分錢。應該說,買一台彩電也綽綽有餘了,實在不應該為難那幾個家長。
可是第二天一上課,老師對著沒捐錢的孩子就是一頓譏諷,說什麼大家出錢買彩電,你有什麼顏麵、怎麼好意思看等等,說得孩子羞紅了臉,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回到家,硬是哭著、鬧著讓父母給湊足20元交給老師。
還有,老師告訴學生,自願去買某些教輔資料,如果家長不同意,就算了。說歸說,從此後老師布置作業就有意識地專門布置教輔資料上的試題。結果,沒買書的學生就因為無法完成作業而一次次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
一次次“自願”的宣言,一聲聲“算了”的無所謂,可最終還是“一個不能少”的結局,老師應付得是嫻熟自知,家長們是“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裏咽”。想想看,誰還敢“有意見”呢!
當然,我倒並不是一棍子橫掃老師。俗話說得好:“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為人師者,更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也有些老師,確實想從家長的意見中祛除自己工作中的“疾病”;亦或誠心傾聽,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然而如果家長都是“沒有意見”,那我們是否會永遠陶醉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氛圍之中,而缺少一種不斷完善、不斷進步的參照物呢!
家長沒有意見應該說是我們的目標。但“沒有意見”和不敢“提意見”的自知之明我們還是應該有的。
很是抱歉,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多有一些不敬之辭,這是我的職業所決定的,我是搞紀檢監察工作的,我不擅長於錦上添花,但我更注重雪中送炭。
我想,“家長為啥沒意見”這是“雪中”的一點“炭”罷。
(原刊《榆林日報》2004年1月14日3版)
應該學習什麼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每一名黨員幹部需要的知識遠非過去可比,如果不學習,躺在陳舊的知識層次上吃“老本”,終究會被淘汰。所以,做一名“學習型”幹部,是我們適應社會的最根本要求。
但是,我們常常看到,有部分黨員幹部熱衷於學習“灰色”理論,埋頭鑽研溜須拍馬、阿諛奉承之術,絞盡腦汁算計同事、拉幫結派、揣摩領導意圖,謀一已私利,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和準則。有的熱衷於學習造假本領,假年齡、假文憑、假政績,以假亂真,騙了國家,坑了百姓。有的熱衷於學習享受之術,不管經濟是否發達,幹部、教師的工資能否及時發放,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變作掠取私利的資本,變著法子擺闊氣,圖享受。究其原因,主要是那些人學習目的不端正,沒有按照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具備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那麼,作為黨員幹部,應該學習什麼呢?
首先要學理論,紮紮實實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隻有以科學理論武裝自己,才能自學實踐“三個代表”的要求,才能在工作中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才能真正做到“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其次,要學知識,多學文化知識和業務知識;隻有不斷提高自身知識素養,擁有豐富的知識,方可適應時代,適應工作。最後,還要學做人,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做事一時,做人一世。擁有優良的人格魅力、正派的品性修養,也是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幹部所必備的。
與此同時,各級組織也應加強對幹部學習的引導、考核,堅決不讓心術不正者學到的那些歪門邪道的“把戲”得逞,同時也不使德才兼優者受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