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應該先從我的爺爺說起,我爺爺名叫陳永年,祖上十八代都是貧農,無數代人都居住在三間破土屋中,風吹日曬的這麼多年,破了補補了破。一直到陳永年這一代,當時正是民國年間,陳永年不知道哪裏發了筆小財,便計劃著修幾間窯房,當時大部分人都是靠著租地主家的幾畝薄田過活,每年下來除了租子,就所剩無幾,勉勉強強夠吃飯過活,更不用說住的地方了。
陳永年有五個兄弟,由於他是家裏老大,父母便早早的給他娶了一房媳婦,分給了他們一間土屋,讓他們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其他四兄弟,可都還在為自己的人生伴侶埋頭奮鬥著。
四兄弟一聽說大哥要修窯房,都攙著老娘坐到了陳永年家的土炕上,“大哥,當初全家為了你娶媳婦,兄弟們把能賣的都賣了,你看老三,老三把那條褲子賣掉後就一直裹著條破布,也就將就著能出門,這要擱在山裏邊,人們準能把他當野人給抓了。”老二陳永福扣著土黃的頭發說道。
陳永年也心疼,本來打算著先修了窯房再說,沒想到自家兄弟已經等不及,俗話說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陳永年看了看自己的老娘說道:“好了,哥給你們每人分點娶媳婦用,至於娘,以後就跟著我吧。”
兄弟四個一聽頓時都高興了起來,老三一隻手揪著破布,笑嘻嘻的說道:“哥,那你可得多給我點,好歹我也得扯塊結實點的布,做條褲子,要不怎麼下地幹活?我腿叉的稍大點,這破布就刺啦刺啦的響,你看,你看,全是窟窿。”
陳永年分給兄弟們錢後,四兄弟高興的攙著老娘回了自己的屋子。陳永年看著剩下的錢,無奈的笑笑,自己兄弟卻也不問問錢的來路,陳永年想,修窯房的錢是不夠了,但是買上一間舊窯房的錢還是夠的,陳永年想到了地主田根家的古窯。
田根家的古窯,據年長的人說,建於明朝年間,曾經田家出過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但不是做官經商,這位先人懂得看命數,屢算屢中,據說田家先人當年就住在這間古屋中,到了老年便不再出門,田家的人隻是每天將飯菜放到門口,等過了吃飯的時間,再去取空碗筷,直到連續幾天送去的飯菜都沒人動過時,田家人才硬撞開了門,結果那位田家先人已經消失不見了。田家人翻遍了三間屋子,也沒有找到人影,最後在牆上發現了一行字:機關算盡,誤入迷途。田家人看窗戶和門都完好無損,而且門是裏麵鎖著的,那位先人卻這樣無聲無息的消失了,以為是鬼神作怪,自那以後,田家人便將這座古屋鎖了起來。
我的爺爺陳永年當然也知道這座古窯的故事,但是大青磚砌的窯房怎麼說也比自己的這破土房強,再說村子裏傳的那些鬼神的故事,真真假假誰都說不清,總之就一個字,玄。陳永年很快就搬進了古窯,經過這麼多年的風吹雨打,古窯外邊的青磚已經坑坑凹凹,但是裏邊的灰皮還不曾剝落,打掃了一番後還挺大氣,古窯分左右兩間房,中間是個狹窄的門廳,最難得是窯頂上還有著一座閣樓,雖然也破落了點,但無論怎麼看著也算是大戶人家。
陳永年領著媳婦,帶著老娘美滋滋的住進了古窯,期間有不少曾經在一起的左鄰右舍過來拜訪,一個個都呲著牙左看看右看看,“永年啊,這窯房買的值啊,你看看,光窗台就兩尺厚,這牆得多厚了,保證冬暖夏涼。”
陳永年心裏也是美滋滋的,畢竟自己的祖先們可都是在破土房中住了一代又一代,從來沒有一個像陳永年這樣揚眉吐氣的。可是好景不長,陳永年的四個弟弟很快就找上了門,當初每人分的那點錢隻夠大家娶個媳婦,空出來的那三間土房也一人占了一間,這不輪到老五了,沒有了住處,就算有錢娶的起媳婦,那也得有個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