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企業與競爭對手的關係
在市場經濟中求發展的企業,必須正視所麵臨的市場競爭。從更髙的層次上看,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是一種富於藝術特征的經營活動,它應具有戰略眼光、超前意識、決策膽略和善於謀劃的思維。要競爭就有一個關於競爭對手的問題,正如下棋要找高手才能提高棋藝一樣,有膽識的經營者並不回避強大的競爭對手。競爭並不是在已定市場內的你死我活,更不是在互相搏鬥中的兩敗俱傷,而是一種喚醒,是相互助長,競爭的結果使雙方都能得到發展。從這個意義上看待競爭,競爭對手也是公共關係的對象。
對競爭對手開展公共關係,不能理解為去削弱競爭,而是要把著眼點放在怎樣競爭上。競爭是一種社會清洗劑,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優勝劣汰。現在要探討的是競爭另一側麵的問題,即怎樣達到共同繁榮。根據這樣的指導思想,處理與競爭對手的關係應遵循以下原則:
1盡量實現非價格競爭。既然競爭的雙方都不是被淘汰的廠家,那麼雙方的競爭內容就應當放在相互促進方麵。價格競爭是一種傾銷方式,傾銷的廠家會給消費者留下不景氣或衰敗的印象,企業的社會形象會受到損害,企業的現實利益也會遭受很大損失。如能在優秀企業間進行協調,將競爭限定在非價格方麵,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對用戶服務,在讓消費者多受益方麵展開競爭,這對企業、對社會都能產生積極的意義。
2在競爭中突出自己的特色。企業經營特色的形成,一方麵是企業的努力,另一方麵也是消費者選擇和認定的結果。某種特色對消費者的吸引力總是有限的,參與競爭的企業應以不同的特色去吸引不同的消費群。讓企業的競爭力充分體現在特色上,別人就無法動搖自己的市場地位,自己也沒有任何損害競爭對手的地方。
3不能對競爭對手進行惡意攻擊。市場競爭是激烈的、競爭手段卻應是文明的。競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而不應挑剔別人的缺點無限地加以擴張,至於惡意攻擊、造謠中傷,則完全是違法的行為。攻擊別人的結果必然引發報複行為,迫使企業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投入到無休止的鬥爭中,最後損害別人也損害了自己。
(六)企業內部公共關係
公共關係的效果實現在企業外部,而產生效果的支撐力卻在企業內部。企業外部開展公關活動需要得到職工的理解和支持,職工的形象決定企業的形象,職工的態度在社會上會產生連鎖反應。開展內部公關的重點工作包括以下內容:
1加強信息溝通。開展內部公關的基本追求,是要使企業內部在關係上保持和諧。要使經營工作得到全體職工的支持,首要的工作就是對職工提高經營透明度。職工了解後才能發展為理解,理解後才能發展為支持。這需要及時向職工通報情況,注意反饋信息的收集。還應注意傳遞信息的內容與職工利益掛起鉤來,這樣才能引起職工的關注。一方傳遞信息,一方接收信息,並把對信息的態度反饋給發送信息者,溝通才真正實現。
2實行職工參與。人們參與了事務,才會對自己在其中的行為負責,企業經營工作才能得到有力的支持。實行民主參與還可以拓寬企業的信息渠道,收集到大量的合理化建議,使職工感到自身價值的實現,從而產生激勵的效果。
3搞好部門協作。企業是個整體,各部門結合在一起實現的是共同目標,因而協作意識是管理者最寶貴的品質。雖然公關工作對外聯係較多,但不能片麵地強調外部聯係的重要性,否則會在企業內各部門之間造成緊張關係,得不到企業內部職工的支持,最後實現不了預想的目的。隻有將企業各方麵進行協調,才能實現公關的總體目標。
第三節公共關係的傳播
公共關係是社會組織運用科學的傳播和溝通手段,在自己和公眾之間建立起來並不斷發展的一種相互理解、支持和依存的統一關係。公共關係是由社會組織、公眾、傳播和溝通三大要素構成的,其活動過程就是社會組織與公眾雙向傳播和溝通的過程。因此,如何有效地策動傳播和溝通,以達到公共關係的目的,這是公共關係研究的重要內容。
一、傳播的基本規律
(一)傳播的構成要素
傳播是指將一種觀念通過各種媒介傳遞給預計的社會公眾的具體活動過程。傳播的實現,所經曆的過程具有一定的複雜性,但涉及的基本方麵是信息的發送者和信息的接收者,關注的焦點集中在發送者怎樣有效地將信息傳輸給接收者。發送者怎樣才能將信息準確地發送出去,接收者怎樣才願意接收信息,這是傳播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經營者作為傳播信息的發送者,目的在於與社會公眾實現廣泛溝通,提高透明度,表明企業的誠意,使社會公眾領會到企業的友好,進而引發企業所期待的公眾反應。因此,就要研究怎樣才能準確無誤地將信息表達出來,要選擇那些便於接收者理解的符號和語言,將其按照有效的次序和結構組合起來。信息發送出去要借助於各種媒介,這就存在著選擇什麼傳播工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