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禹王碑(1 / 3)

在四川的邛崍山脈,有一個世代流傳的古老傳說。邛崍山被稱為“陰陽界”,一邊是陽界,山勢平緩,林木蒼翠,祥和寧靜;另一邊是陰界,峭壁陡峻,毒瘴遍布,險象環生。傳說陰界自古便是妖蛇棲息之地,人跡罕至。百姓口耳相傳,隻有極少數人敢深入陰界,目睹那些不為世人所知的秘密。

有些老人言傳,禹王治水時曾至此地,因毒蛇作祟,禹王大發雷霆,立下“禹王碑”鎮壓妖蛇,誓言碑成神後,終生為民除害。盡管這些傳言令人心生畏懼,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淡去,直到那一天,一個獵戶意外進入陰界,目睹了石碑複蘇的血腥一幕。

獵戶阿鬆是附近山村的獵人,自幼在山間長大,攀岩走壁如履平地。這天,他像往常一樣,帶著獵弓和陷阱進山打獵。然而,追趕一頭野鹿時,阿鬆漸漸偏離了熟悉的陽界地帶,一腳踏進了陰界。

陰界的山林荒涼肅殺,與陽界的蒼翠截然不同。這裏的樹木奇形怪狀,枝葉烏黑如炭,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腐臭的氣息。阿鬆頓覺不妙,立刻打算掉頭回去,然而四周的霧氣逐漸升騰,遮蔽了他來時的路。

他試圖沿著原路返回,卻發現自己越走越深,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牽引著他前進。山風怪異,吹得樹葉發出嘶嘶作響的聲音,宛如無數蛇類在草叢中爬行。阿鬆心中升起一絲寒意,但他畢竟是常年與山林打交道的獵戶,強壓下內心的恐懼,繼續前行。

當阿鬆走到一處峭壁下時,眼前突然閃過一抹紅光。他抬頭望去,隻見山頂處火光衝天,似有一團烈焰在林中熊熊燃燒。那火光極為詭異,宛如紅日一般,將整片山林照得通紅,甚至連天空都泛出一層血色。

“這……是什麼?”阿鬆心中疑惑,抬腳向火光靠近。然而,越是接近那團火光,空氣中的溫度便越是炙熱,仿佛整座山都在燃燒。隨著距離的縮短,阿鬆終於看清了火光的源頭。

那不是火焰,而是一塊巨大的石碑!

這塊石碑足有三丈高,通體黝黑如鐵,碑身上散發著一股逼人的威壓,仿佛蘊藏著無窮的力量。碑頭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猛虎,虎目圓睜,獠牙畢露,仿佛隨時都會從石碑中跳出。碑文上刻滿了古老的符文,似乎是某種封印或咒語。

但最讓阿鬆震驚的,是石碑四周盤踞著無數毒蛇!這些蛇有的足有水桶粗,眼中透著幽綠的光芒,成千上萬條毒蛇蜿蜒盤旋在石碑下,仿佛在朝拜某種恐怖的存在。

突然,碑上的猛虎雙眼亮起,光芒刺眼如刀。石碑上的虎紋仿佛活了過來,猛然張口發出一聲震天的咆哮,隨即一股強烈的吸力從石碑中爆發出來。那些盤踞在碑下的毒蛇,紛紛發出尖銳的嘶叫聲,轉眼間便被吸入石碑之中。

一瞬間,數以萬計的毒蛇被吞噬殆盡,連一絲痕跡都沒有留下。碑上的光芒漸漸熄滅,恢複了原本的黑暗。

阿鬆看得目瞪口呆,腦中一片空白。就在這時,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冷冷的低語:“你看到的,便是禹王碑。”

阿鬆猛然回頭,隻見不知何時,身後站著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滿臉皺紋,眼中透著一絲詭異的光芒。

老人自稱名為“老王”,是山中隱居的風水師傅。他告訴阿鬆,這塊石碑乃是“禹王碑”,與大禹治水時的傳說息息相關。

據老王所說,遠古時期,大禹治水來到邛崍山時,發現山中的毒蛇妖邪盤踞,不僅阻礙他的治水大業,還屢次殘害百姓。大禹大怒,召喚天將庚辰下凡,幫助他斬妖除蛇。

庚辰身披黃金戰甲,手持神兵,威風凜凜。他在邛崍山中與蛇妖大戰三天三夜,最終將蛇妖斬於劍下。為防蛇妖複生作祟,大禹便在此立下兩塊禹王碑,一塊鎮守陽界,另一塊鎮壓陰界,誓要永鎮蛇妖,保山中百姓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