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藏魂壇(1 / 2)

在貴州深山,雲霧繚繞,遠離塵世喧囂,許多古老神秘的傳說在此流傳了數百年,其中一則便是關於“藏魂壇”的恐怖故事。此物據說可以收納人的魂魄,使人獲得不死之身。然而,煉魂之術必伴隨禁忌與詭秘,尋常人難以窺得其中奧秘,更不知其背後隱藏的種種詭異與凶險。

清朝末年,天災人禍不斷,貴州一帶民不聊生,鄉間頻頻傳聞有人為求長生不死,修習禁術,甚至不惜殺人祭壇。那一年,鎮遠縣有個年輕人名叫賈澄,家道中落,父母早逝,獨自一人在村中勉強糊口。

賈澄為人機靈,但天生好高騖遠,總想著一夜暴富。一次他在山中砍柴時,意外發現了一座廢棄的古廟。那廟宇被野草藤蔓覆蓋,顯然荒廢已久。廟前石碑模糊不清,似刻著些久遠的文字。賈澄一向對這些稀奇古怪的事物好奇,便推開廟門,踏入其中。

古廟內,供桌之上放著一隻烏黑的壇子,壇子上刻滿了奇異的符文,隱隱散發著陰冷的氣息。壇子旁,散落著幾頁古舊的黃紙,紙上繪滿了複雜的符咒與圖騰,文字難以辨認。賈澄的目光卻被一段清晰的字句吸引:

“魂魄藏壇,肉身不毀,生死不絕,三日重生。”

賈澄心頭猛跳,仿佛看到了無限的財富和權力。倘若真能做到肉體不死,世間還有什麼可畏懼的?貪念瞬間攫住了他的心,他不顧一切地將那壇子帶回了家。

回到家後,賈澄整日鑽研那些古舊的符咒與煉魂之法。經過數日的揣摩,他終於明白,這壇子便是傳說中的“藏魂壇”,可以將自己的魂魄取出,藏入其中,從而獲得不死之身。但要煉化此壇,必須通過某種祭祀儀式。

根據古書所記,必須以鮮血為引,將靈魂從體內剝離,封入壇中。賈澄心中忐忑不安,然而欲望驅使他無所顧忌。他開始按照書中的指引,準備祭壇所需的種種材料——黑狗血、童男童女的心頭血、七種陰草……這些東西在當地極為罕見,尤其是活人的心血,根本不易獲得。

賈澄思索良久,決定下山去附近的村莊尋找合適的目標。

月黑風高之夜,賈澄悄悄潛入鄰村。村中一戶貧寒人家有一名年僅十歲的孩子,孤苦伶仃,常為村民所欺。賈澄正好瞄準了他。夜色如墨,他持刀逼近,將那孩子的喉嚨割開,鮮血噴湧而出,灑滿了祭壇。

接著,賈澄用黑狗血塗抹自己的額頭,按照書中的指引,將一柄尖利的匕首刺入自己的胸口。刹那間,他感覺到一股強烈的痛楚席卷全身,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正強行撕扯他的靈魂。賈澄咬緊牙關,強忍劇痛,直到魂魄徹底脫離了肉身,緩緩被封入那烏黑的藏魂壇中。

當他的魂魄進入壇中時,肉體突然癱倒在地,猶如行屍走肉。壇子中的魂魄卻清晰感知到自己仍然存在,甚至比原來更為敏銳,仿佛獲得了新的力量。幾乎同時,賈澄的肉身突然開始顫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傷口竟迅速愈合。不到一日,賈澄的身體竟恢複如初,仿佛從未受過任何損傷。

他望著那壇子,心中既有驚恐,又有狂喜。他明白,自己已然成功了。

獲得了不死之身的賈澄,仿佛脫胎換骨。原本那些阻礙他成功的障礙,如身體的虛弱、疾病的纏繞,乃至死亡的恐懼,統統不複存在。他開始更加肆無忌憚地追求權力與財富,頻繁出入各大賭場,欺騙、威脅、敲詐,無所不用其極。

然而,賈澄很快發現了煉魂術的另一個可怕之處。每當他從重傷或死亡中複活時,身體雖然無損,但心智卻漸漸被侵蝕。他的夢境中開始頻繁出現那些被他殺害的無辜靈魂,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怨恨與詛咒。

這些怨靈在夢中淒厲的叫聲讓賈澄夜不能寐,甚至連白日裏,他也常常感覺到他們的存在,仿佛就在身後窺視他。起初,他試圖通過享樂和暴力來掩蓋內心的恐懼,然而,越是沉溺其中,那些怨靈的報複便越發頻繁。

賈澄的暴行逐漸引起了鎮遠縣官府的注意。雖然他仗著不死之身,肆無忌憚地進行謀殺和劫掠,但他的行蹤和所作所為還是引來了眾人的追捕。在一次劫殺中,他被幾十名鄉勇圍困於一座破廟中,遭到亂刀砍殺。

然而,三日之後,賈澄的屍體竟在亂葬崗上複活,毫發無傷,正如書中所述的那般。這一幕被在場的鄉勇親眼目睹,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奔逃而去。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賈澄的魂魄雖未受損,但每次重生,都會更加依賴那藏魂壇。

不久,賈澄的神智開始徹底崩潰。他的耳邊時時回蕩著那些怨靈的淒厲叫聲,夢中常見那些被他殺害的孩子、老人、婦女,他們的眼睛如同深淵,將他拉入無盡的黑暗之中。

他知道,隻有毀掉壇中的魂魄,才能解脫這一切。然而,這壇子承載著他全部的力量與不死的秘密,他又如何甘心?

李昆身死,陳嶽一行人毀掉藏魂壇後,桐梓縣恢複了短暫的寧靜。然而,這寧靜並未持續太久。不久之後,鎮中卻開始流傳一個詭異的傳聞:每到深夜,常有人聽見城中有沉重的腳步聲,似是鐵鏈拖拽,步伐蹣跚。更有人說,他們在荒野之中曾見到一個身形模糊的黑影,雙目空洞,麵色蒼白,如同死屍一般,四處遊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