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蜀地,群山環抱,江河蜿蜒,有一個傳說,提起就讓人不寒而栗。傳說中的第一位蜀王,蠶叢氏,他的眼睛像螃蟹一樣,向前突起,世人稱之為“縱目”。關於蠶叢氏的死因,沒有確鑿的記載,有的說是病亡,有的說是被刺殺。但無論如何,他的死成為了蜀地詭異傳說的開始。
據說,蠶叢氏死後的第一天夜裏,石棺中的屍體還沒完全涼透,天邊就出現了一道血色的虹橋,直指他的陵墓。陵墓四周的風忽然變得凜冽,樹木搖晃,地麵似乎在顫動。守墓的士兵都感到一陣寒意,仿佛有無數雙眼睛從黑暗中盯著他們,令人不敢直視。
第二天早晨,陵墓的石階上,不知何時多了幾根黑色的羽毛,仿佛有人深夜來訪。守墓人惶恐不安,去報告王室,卻無人相信。第三天夜裏,那守墓人失蹤了,隻剩下一對大睜的眼睛,被釘在陵墓門口。眼睛血紅,瞳孔猶如蠶叢氏那般突起。
從那以後,蜀地的山穀中,悄悄流傳著一個傳說:蠶叢氏死後,他的魂魄不曾離去,而是化作一種神秘的存在——“縱目”。每當夜幕降臨,月光如水灑在山穀,蠶叢氏的影子會出現,沿著陵墓的石階緩緩而行。他的眼睛依舊如生時那般,深邃、突起、散發著奇異的光芒。凡是見到他影子的人,都會感到一陣毛骨悚然,仿佛被他的眼神盯住,從此夜不能寐,直至神智失常,最終自戕而亡。
漸漸地,人們開始效仿蠶叢氏,他們將自己的眼睛用鐵針刺出血來,然後塗上黑油,以期能看到蠶叢氏的身影。那些效仿者的眼睛也漸漸變得像蠶叢氏一樣,向外突起。他們稱自己為“縱目人家”,他們的村落也被稱作“縱目村”。
縱目村裏的人,個個眼睛像魚一樣突出,他們說這是因為他們得到了蠶叢氏的“眷顧”,能夠在夜裏看到不為常人所見的景象。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村子裏的人一個個離奇死去,有的在河邊洗衣時突然失足跌入河中,被湍急的水流卷走;有的在夜間突然發瘋,四處撞牆,直至頭破血流,慘死街頭;還有的無緣無故被毒蛇咬死,屍體上留下青紫的痕跡。
村子裏的老人說,這是蠶叢氏的怨魂作祟,因為他不滿人們將他的形象用於石棺石階,認為這是對他的褻瀆。於是,他的魂魄晝夜不停地徘徊在村子周圍,尋找那些褻瀆他的人,狠狠地報複他們。
一天夜裏,月亮變成了血紅色。那天晚上,整個村子都陷入了一片沉寂。所有的狗都不叫了,貓也蜷縮在角落裏瑟瑟發抖。村民們緊閉門戶,不敢出門。
午夜時分,村子裏突然響起了一陣低沉的吟唱聲,那聲音像是從地底深處傳來,越來越大,越來越急。那些眼睛突出的“縱目人家”們一個個從家中走出,眼睛被血月映得更加鮮紅。他們似乎被某種無形的力量所牽引,步伐整齊一致地朝著蠶叢氏的陵墓方向走去。
突然,風聲大作,烏雲遮月,一個蒼老的聲音在風中回蕩:“你們以我的名義行事,卻忘了我的怒火!你們以為塗黑雙眼就能看到真相?你們不過是螻蟻!”
說罷,那些“縱目人家”們的眼睛瞬間流出鮮血,他們紛紛捂住眼睛,發出痛苦的哀嚎。一個接一個倒下,地麵上滿是血紅的眼珠,滾動著,仿佛有生命般跳躍著。血流成河,流向蠶叢氏的陵墓,仿佛為他的魂魄獻上祭品。
第二天,當外鄉人路過這片山穀時,隻看到一片荒蕪的村莊,村子中央的土地被鮮血染紅。村民們的屍體靜靜地躺在地上,他們的眼睛依舊突起,眼神空洞,麵容扭曲,仿佛經曆了極度的痛苦。
從此以後,蜀地無人敢再提起“縱目人家”的名字,因為傳說他們的魂魄依舊徘徊在山間,尋找那些膽敢窺視他們秘密的人。每當夜幕降臨,蠶叢氏的身影依舊會出現在那座陵墓的石階上,他的眼睛如火一般燃燒,注視著遠方,仿佛等待著下一個褻瀆他名聲的獵物。
有人說,若在月圓之夜走近那片山穀,你會聽到低沉的吟唱聲,那是“縱目人家”的亡魂在訴說他們的不甘與怨恨。而那時候,你最好快跑,否則蠶叢氏的雙眼會盯上你,讓你永世不得安寧。
那位外鄉人聽完這個傳說,心中暗自發誓,再也不踏足這片土地。可誰也不知道,這個詛咒的故事還未結束,隻是在等待下一個輪回。
時間一天天流逝,縱目村被遺棄,逐漸被野草覆蓋,成為了蜀地的一片禁地。然而,那個紅眼的傳說卻依舊在山間流傳,無人敢在月圓之夜靠近,隻因怕成為下一個被蠶叢氏盯上的獵物。蜀地的人們篤信,這個詛咒永遠不會結束,因為那些眼睛,一直在凝視著世間的每一個角落,尋找著下一個祭品。
他們說:當你感到背後有一陣寒意,仿佛被一雙眼睛盯著時,那就是“縱目”的詛咒在你身邊遊蕩。而那時候,你最好低頭快走,不要回頭——永遠不要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