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求生意誌的肯定(2 / 2)

此外,還有一點是和我的中心理論有所關聯的,我稍加簡述。生殖行為中所使用的局部器官,盡管與其他器官一樣同是與生俱來的,然而,上述生殖行為所產生的羞恥之念也波及到此一局部來。由此,我們又可取得確切的證明。不隻是行為,就是人類的身體也屬於意誌現象,是意誌的客觀化,是意誌所產生的。一個人假若沒有意誌而能存在,人們也就沒必要以此為恥了。

進一步言之,生殖行為與世界之間謎一般的關係,在這裏似乎也有了答案。世界雖由廣闊的空間、綿長的時間以及繁複多樣的形態構成,但無非都是意誌的現象,意誌的焦點則是生殖行為。這種行為就是世界內在本質的最明顯表現,是它的核心、根本和精髓。簡而言之,宇宙的謎底就是生殖行為,就是眾所周知的“智慧之木”,了解它之後,人們才能知悉生命的真諦。正如拜倫所雲:“摘下智慧之木,方可了解萬事。”

快樂的要素通常在於秘密,生殖即是一大秘密,它不能直接言宣,也沒有時間場所的限定。這些雖是它的主要特色,但人人均能領會,時時縈繞心中,隻要稍加暗示,就能理解。性愛,到處被實行,經常被幻想,與此行為有關的事情,在世界上扮演著主要角色,這正與它的重要性——世界的核心,完全呼應。

然而,當青年人的純真智慧,初次了解這個世界的大秘密時,難免被它的巨大所驚駭,歸結起來,原因是這樣的:人類的智慧,尤其理性方麵的智慧,必須經過一段漫長路程,才能臻於相當高的程度。此時,原本沒有認識力的意誌離理性智慧已經非常遙遠,已忘卻後悔的起源,仍以純真無邪的立場來觀察,自然難免驚駭。

性欲及性的滿足,是意誌的焦點和它的最高表現。但個體化的意誌,通過人類或動物的生育之門而出現在世界之中,實在蘊含極深刻的意義,並且也是自然所表現的最純樸的象征性詞彙。

動物群中很難避免求生意誌的肯定及以其為中心的生殖行為,自然的意誌中,隻有人類才有反省能力。反省力不隻用於認識個人意誌眼前短暫的需要(動物的認識力如此已足),而且借此獲得更廣闊的認識幅度,從對過去的鮮明記憶及對未來的大體預想,展望個人的生活或一般生存。實際說來,不論何種動物通過數千年的生存,它的生命不過是白駒過隙,它們隻有現在的意識,而無過去、未來或死亡的意識;我們不妨稱之為“永恒的瞬間”或“永久的現在”。隻有人類才有“現在”“過去”和“未來”的意識,然而也僅止於概念,他們還不了解“時間”的真義為何。

所以,動物係列各階段的求生意誌,總是不休止地追求完全的客觀化和享樂。而具備理性的生物——人類,雖取得反省力,卻萬不可就此知足,意誌仍然無可抑止地發生如下的疑問:萬物從何而來?歸於何處?生命的努力和困苦所取得的報償是什麼?這種遊戲所消耗的“蠟燭費”是否值得?在明晰的認識之光的照耀下,正是決定肯定或否定意誌的時候;然而,後者通常隻是穿著神話的外衣,表現為意識。就此觀之,意誌並未具備可達到高度客觀化的證據,僅僅是反轉自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