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智慧書——改變命運的人生哲理14(1 / 3)

第十三章

財富與事業:成功來自於努力

價值和財富往往是由善於把握機會和借助趨勢的人所創造的。

未雨綢繆

午夜時分,突然狂風大作,閃電驚雷一個接著一個。農場主從睡夢中醒來,使勁敲打牆壁:隔壁睡著他雇用的唯一一個工人。農場主養了上千隻雞鴨、幾百頭牛馬,還有剛剛打下的幾十囤糧食,這麼大的風雨一定會給他帶來巨大的損失。農場主迫切地想叫醒那個工人,讓他趕緊去看一看。

但是,農場主敲了足有20分鍾,隔壁並沒有回音,相反,農場主甚至還聽到了那個工人香甜的鼾聲。

農場主看著窗外的瓢潑大雨,心疼得都要哭了。他憤憤地想:好啊,明天我一定要把你解雇。在如此危急的時候,你竟然還能睡得這麼安穩!

農場主一夜沒合眼。直到第二天清晨,風停了,雨歇了,他心急火燎地跑出去一看,隻見雞舍、馬棚及糧囤上都蓋著厚厚的塑料布,下水道處順暢地流淌著積水,其他一切該準備的,那個工人都在睡覺前準備好了。

這時,工人睡眼惺忪地走過來問農場主有什麼事,而農場主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我想給你加薪!”

未雨綢繆,方能免受風雨之災。因此,你必須時刻做好準備。隻有這樣,當風雨來臨的時候,你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特殊的麵試

有個人到一家廣告公司麵試。他對自己的能力和經驗很自信,因為他專業成績好,年年都拿獎學金,並且在學校裏他也是個出類拔萃的學生。

廣告公司在大廈的十八樓。

這座大廈管理很嚴,兩位精神抖擻的保安分立在兩個門口旁,他們之間的條形桌上有一塊醒目的標牌:來客請登記。

這個人上前詢問道:“先生,請問1810房間怎麼走?”保安抓起電話,過了一會兒說:“對不起,1810房間沒人。”

這個人忙解釋道:“不可能吧?我剛才還跟他們打過電話,再說今天是我參加麵試的日子,您瞧,我這兒有麵試通知。”那位保安又撥了幾次:“對不起,先生,1810房間還是沒人。我們不能讓您上去,這是規定。”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這個人心裏雖然著急,也隻有耐心地等待,同時祈禱該死的電話能夠接通。已經超過約定時間十分鍾了,保安又一次彬彬有禮地告訴他電話沒通。這個人沒想到自己第一次麵試就吃了這樣的“閉門羹”。他看著麵試通知上寫著的“遲到十分鍾,取消麵試資格”,心不由得涼了。

最後,這個人無耐地回到了學校。晚上,他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先生,您好!也許您還不知道,今天下午我們就在大廳裏對您進行了麵試,很遺憾您沒通過。您應當注意到那位保安先生根本就沒有撥號;大廳裏還有別的公用電話,您完全可以自己詢問一下;我們雖然規定遲到十分鍾取消麵試資格,但您為什麼立即放棄而不再努力一下呢……祝您下次應聘成功!”

麵試就像是一場障礙賽,想要取得最後的冠軍,就必須用勇氣和智慧超越障礙,勇往直前,進而到達勝利的終點。如果遇到一點小障礙就退縮不前,那麼你就將被對手無情地拋在身後。

應對招聘中的尷尬

一家新加坡企業在國內招收二十名工作人員,公司良好的發展前景與優厚的待遇使得應聘者們趨之若鶩。

麵對辦公室外被擠得水泄不通的過道,人力資源部主任隻好通知應聘者們到辦公大樓的外麵去等。

接下來,秘書小姐將印有麵試號碼,但預先已經打亂了順序的字條分發給了大家。人群還是亂糟糟的,拿到號的人,有的興高采烈,有的則垂頭喪氣,擔心自己今天是否能麵試。秘書小姐發完了號,轉身上了台階。

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隻見她身子一晃,腳一下子踩空了,整個身子從台階上摔了下來,高跟鞋被甩出了很遠,更讓人尷尬的是,小姐那緊裹著身體的旗袍從下麵一直扯到了腋下……頓時,全場嘩然。

秘書小姐滿臉通紅,顧不上渾身的疼痛,坐在地上慌亂地用手去抓旗袍。

“沒摔傷吧?”這時,一個小夥子從人群中跑過來,脫下自己的外套迅速地蓋在了小姐裸露著的雙腿上。“沒事兒,可能是腳崴了。”秘書小姐疼得汗從臉上淌了下來。

小夥子不再說話,抱起秘書小姐往樓裏走去,身後傳來了笑聲與不懷好意的口哨聲。過了一會兒,人力資源部的主任走了出來,告訴大家,現在招聘名額隻剩下了十九個……

做事先做人,隻有正確做人,才會正確做事。現代企業招聘時,大都要求員工德才兼備,而且“德”排在“才”之前。這位小夥子具有何種本領還不得而知,但是他具備良好品德卻是無可置疑的,因此他被提前錄取了。

大千世界,值得人類敬畏的隻有兩樣東西:一是,頭頂的浩瀚星空;二是,身上的良好品德。良好品德往往能彌補一個人在智力或能力上的缺陷;而高超的智力或能力卻永遠不能彌補一個人在品德上的缺陷。

佳績源自於自信

有一位教育學博士曾在一所學校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新學年開始時,博士讓校長把三位教師叫進辦公室,並對他們說:“根據你們過去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優秀的老師。因此,我特意挑選了一百名全校最聰明的學生組成三個班讓你們教。這些學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們能讓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位老師都高興地表示一定盡力。校長又叮囑他們,對待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樣,不要讓孩子或孩子的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老師們都答應了。

一年之後,這三個班的學生成績果然排在整個學區的前列。這時,校長告訴了老師們真相:這些學生並不是刻意選出的最優秀的學生,隻不過是隨機抽調的學生。老師們沒想到會是這樣,都認為自己的教學水平確實高。這時,校長又告訴了他們另一個真相,那就是:他們也不是被特意挑選出的全校最優秀的教師,也不過是隨機抽調的罷了。

這個結果正是博士所料到的,因為這三位教師都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並且學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對教學工作充滿了信心。

職員能勇創佳績多源自於他的自信。一個自信的人往往能對工作充滿熱情,對工作中的困難也會積極主動地去解決,進而創造出輝煌的業績。

撞鍾的和尚

有一個小和尚在一座寺廟擔任撞鍾之職。他自認為早晚各撞一次鍾,簡單重複,誰都能做,並且鍾聲隻是傳達寺院的作息時間,沒什麼大的意義。就這樣,敲了半年無聊至極的鍾,他自歎道:“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吧。”

有一天,方丈宣布調他到後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勝任撞鍾之職。

小和尚很不服氣,便問方丈說:“我撞的鍾難道不準時、不響亮嗎?”

方丈回答說:“你的鍾撞得很響,但是鍾聲空泛、疲軟,沒什麼力量。因為,你心中沒有認識‘撞鍾’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所代表的深刻意義。鍾聲不僅僅是寺裏作息的準繩,更為重要的是要喚醒沉迷的眾生。因此,鍾聲不僅要洪亮,還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心中無鍾,即是無佛;不虔誠,不敬業,怎能擔當神聖的撞鍾工作呢?”

小和尚無言以對,心中滿是慚愧。

“鍾聲不僅要洪亮,還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心中無鍾,即是無佛;不虔誠,不敬業,怎能擔當神聖的撞鍾工作呢?”方丈的話讓人獲益良多。其實,大家也要對自己的事業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並且熱愛自己的工作,兢兢業業,方能創造事業的輝煌。

量體裁衣

宋朝嘉祐年間,北京城中有位裁縫名氣很響,他親手裁製的衣服,長短肥瘦,無不合體。

有一次,禦史大夫請他去裁製一件朝服。裁縫手腳利索地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問,“請教禦史老爺,您當官當了多少年了?”

禦史聽了很奇怪,反問他:“你量體裁衣就夠了,還要問這些幹什麼?”

裁縫回答說:“年輕相公初任高職,意高氣盛,走路的時候精神抖擻,挺胸凸肚,裁衣就要後短前長;做官有了一半年資,意氣微平,衣服應當前後一般長短;當官年久而將遷退,則內心鬱悒不振,走路時低頭彎腰,做的衣服就應該前短後長。因此,我如果不問明做官的年資,怎麼能裁出稱心合體的衣服來呢?”

禦史聽了大為歎服。

每一個事物都有其特點,大家應根據其特點分別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身 價

一個農夫養了一頭會幹活的牛和一隻會說話的鸚鵡。除這兩種動物外,家裏再沒有值錢的東西了。

一次,牛從田地幹活歸來,剛一進院,便趴在地上,站不起來了。鸚鵡見它汗流浹背,氣喘籲籲,十分感慨地說:“老牛呀,你那樣吃苦受累,可主人說你什麼呢,說你幹活慢,有牛脾氣,你呀,可真是受累不得好呀,真可悲。你瞧我,不用幹活,還讓主人伺候著,主人還經常表揚我,說我真會說話,會學舌,太可愛了,你說我是不是比你聰明多了?你是否知道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傻瓜啊?”

老牛說:“我知道自己傻,但我相信主人不傻,因此靠漂亮話隻能得寵一時,不能得寵永遠。”

鸚鵡聽了老牛的話不以為然。於是,雙方便都沉默了。

夜裏農夫家裏來了一夥強盜,抓住了農夫,他們逼迫農夫交出一件值錢的東西,否則就要殺死農夫。鸚鵡看在眼裏,心想,農夫最不喜歡老牛了,他肯定會把老牛交給強盜的。

可結果大大出乎它的意料,農夫將鸚鵡交給了強盜。

鸚鵡不服氣,它問農夫:“為什麼不把牛交給強盜?”農夫則回答說:“其實,這道理很簡單,沒有牛就不能耕田,我就得挨餓,甚至被餓死,而沒有你鸚鵡,隻不過少聽一些漂亮話而已,無關緊要。”

埋頭苦幹的行動勝過一千句華而不實的漂亮話。大家隻有靠“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工作,才可能得到人們的敬意和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釋迦牟尼與弟子

世人對釋迦牟尼的尊崇,曾經引起一位弟子的不滿。一次,這名弟子竟然當著釋迦牟尼的麵辱罵他。

可是,不管他罵得多麼難聽,釋迦牟尼都不言語,沒有理他。當他罵累了,釋迦牟尼便問他:“如果有人想送禮物給對方,對方不肯接受,那麼這份禮物該給誰呢?”

“當然應該還給送禮的人。”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釋迦牟尼接著又說:“是啊,就像現在,你把我罵得一文不值,但是如果我不接受的話,這些責難又該給誰呢?”

弟子無言以對,頓時感到自己的淺薄與無知,便馬上向釋迦牟尼道歉,請求他的原諒,並且發誓以後再也不誹謗人了。

無論做什麼事,一個人的成功都會招致一些人的誹謗,聰明的人通常會保持沉默。因為,謠言若沒有生根發芽的土壤,就會不攻自破。

燒熱的金爐

國王得到了一個純金打造的巨大鼎爐,決定將它作為王國的國寶,並放在王國的中心供所有人景仰。但緊接著,他遇到了一個難題:路人總是喜歡隨手觸摸國寶。這樣一來國寶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權威。

這時,丞相出了個主意:將金爐燒熱,這樣就不會有人隨意亂摸國寶了。國王按照這主意去做,由於金爐很燙,再也沒有人不聽勸告亂摸國寶了。而且一年後,即使不把金爐燒熱,也依然沒有人去摸。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規章製度,但如何維護製度的權威是每個管理者必須麵對的問題。管理者首先要經常對下屬進行規章製度教育,以告誡其不要觸犯規章製度,否則,就會受到懲處。

沒打算辭職

公司老板對新來的秘書小劉的工作表現不滿意。尤其是最近的一次私底訓話,這種不滿似乎達到了非開除他不可的地步。

老板對小劉說:“我從來沒有碰到像你這樣一個辦事馬虎的秘書!我原先聘用的那些秘書身上所具備的優點你幾乎都沒有,而他們有的缺點你倒應有盡有!你的靈活性不夠,太呆板,什麼事兒都照本宣科;你的文才平平,遠在他們幾人之下;你總是不能把辦公桌拾掇得使我滿意,你的字兒寫得也與他們幾個相差甚遠,隻可惜他們幾個都申請辭職了,不行,我不能讓你這麼一個不夠格兒的秘書再浪費我的工資啦!”

老板嘮嘮叨叨地說完,似乎下定了要辭退小劉的決心。

這時,小劉心平氣和地對老板說:“先生,您說了我那麼多的缺點,可您卻忽視了我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在聽了您這麼多批評之後,我仍然虛心地接受,沒打算辭職呀!”

老板聽他這麼一說,不禁怔住了,緊接著哈哈大笑起來,小劉也因此保住了一個對她來說得之不易的工作機會。

麵對一個如此絮叨不休、吹毛求疵的老板,秘書小劉卻沒有反駁老板的批評,而是引導老板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來說明自己對公司的忠誠以及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極大熱忱。

愛情巫師

非洲一個部落的酋長有三個女兒,前兩個女兒既聰明又漂亮,都是被人用九頭牛作聘禮娶走的。在當地,這是最高規格的聘禮了。

第三個女兒到了出嫁的時候,卻一直沒有人肯出九頭牛來娶,原因是她非但不漂亮,還很懶惰。酋長經常對她說:“再這樣懶下去,那就永遠沒人娶你了,你要知道,你是酋長的女兒,你嫁不出去,將會讓我在部落裏抬不起頭來。”

後來,一個外鄉來的遊客聽說了這件事,就對酋長說:“我願意用九頭牛換你的女兒。”酋長非常高興,於是把女兒嫁給了外鄉人。

過了幾年,酋長去看自己遠嫁他鄉的三女兒。看到父親能來看自己,三女兒非常高興,於是她親自去廚房做菜來款待自己的父親。令酋長不解的是,他沒想到經過幾年的變化,女兒竟能做出非常好吃的菜來,而且從前的醜女孩變成了一個氣質超凡脫俗的漂亮女人。

這令酋長感到既驚奇又欣慰,於是偷偷地問女婿回答:“難道你是巫師嗎?你是怎麼把她調教成這樣的?”酋長的女婿回答說:“我沒有調教她,我隻是始終堅信你的女兒值九頭牛,因此她就一直按照九頭牛的標準來做了,就這麼簡單。”

“我沒有調教她,我隻是始終堅信你的女兒值九頭牛,因此她就一直按照九頭牛的標準來做了,就這麼簡單。”這句話發人深省!當你給別人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首先要激勵他,給他一定的壓力並堅信他能夠完成。當你這樣做時,他就會加倍努力,進而完美完成任務。

南極與北極

那已是他在一年裏失去的第六份工作了。他擁有英語六級證書,第一家公司卻認為他口語不過關;他是電腦二級程序員,第二家公司卻嫌他打字速度太慢;第三家公司任職期間,他與部門經理不合,他主動炒了老板;接連的,第四家、第五家……

他找到了平時最要好的朋友來訴苦,他對朋友黯然地說:“一次次全是失敗,讓我浪費了一年的時間。”朋友一直耐心聆聽,等他講完,朋友才開始說話,“講個笑話給你聽吧。從前,有一個探險家出發去北極,最後卻到了南極,人們問他為什麼,探險家則答道:‘因為我帶的是指南針,我找不到北。’”

沒等朋友把話說完,他就開始插話:“怎麼可能呢,南極的對麵不就是北極嗎?轉個身就可以了。”

朋友說道:“那麼失敗的對麵,不就是成功嗎?關鍵是要懂得轉身。”

一瞬間,他如醍醐灌頂,徹底懂得了反思的寶貴。

失敗便是大家人生之中的指南針,在一次次暈頭轉向、頭破血流時,它以恒久不變的指針提示大家要反思失敗的教訓,即“轉過身去,便是成功”。

扶 持

1963年,年過六旬的著名科學家奧本海默獲得了美國原子能研究方麵的最高獎——費米獎。頒獎儀式上,各界名流雲集,接替肯尼迪總統職位的約翰遜總統也來參加這一盛典。

當奧本海默走上主席台時,由於年老體弱,打了一個趔趄。約翰遜總統見狀,趕忙伸手去扶他。奧本海默推開他的手說道:“總統先生,當一個人行將衰老時,您去扶他是沒有用處的,隻有那些年輕人才需要您扶持。”

扶老人一把,更多的是一個人道德水平的體現;扶年輕人一把,則是一個人胸懷、膽識等方麵的體現。唯有不斷地扶持新生力量,社會才能吐故納新。

兄弟拉纖

有一個老漢,他有兩個兒子。一天,老漢帶他們出去幫助別人裝運瓷器。這天遭遇頂頭風,以致不得不逆水行船。“今天光搖櫓是不行了,你們上岸拉纖,我在船上掌舵,這樣可以快些。”老漢對兩個兒子說。

兩個兒子上了岸,一前一後拉纖,船果然快多了。沒過多久,老大想,平時父親疼愛老二,我幹嗎要這麼賣力?反正有老二出力,我少用點勁也沒什麼關係。他裝出用力的樣子,卻沒有使多大力。

老二想,老大吃得多,力氣也大,應該多出力,反正有老大出力,我少用點勁也不要緊。他也裝出用力的樣子,卻一點沒有用勁。

這時,風急浪高,貨船非但不向前,反而急速向後退。老漢在船上大聲呼喊,讓兒子用力拉纖,兩個兒子這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拚命地拉纖,可已來不及了。船一個勁向後退,他們被纖繩倒拉,“撲通”、撲通”兩聲被拉入了河中。失去控製的船撞在石岸上,一船瓷器震得粉碎,船也撞壞了,老漢連連歎氣。

像落湯雞一樣的兄弟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狼狽極了。

在工作中要有團隊合作精神,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在合作過程中偷懶,就會導致整個團隊的失衡,進而影響全局的勝利。

牛背上的牛虻

一天,一個人走在鄉間小道上,看見一個農夫正趕著一頭牛犁地。當他走上前去準備問候這個農夫的時候,突然看到在那頭牛的側腹上有一隻很大的牛虻。很明顯,那隻牛虻正在叮咬那頭牛,而且把那頭牛叮得很不自在,因此它隻想把那隻牛虻趕走。

正當這個人舉起手來準備打死牛背上的牛虻時,農夫製止了他。農夫說:“請不要打死這隻牛虻,朋友。你知道嗎,正因為有了它,這頭老牛才一直不停地動著。”

很多時候,恰恰是這些帶給你煩惱和不幸的人或事情在促使著你不斷地前進。

蕁麻的弱點

一個小男孩在田野裏奔跑嬉戲,忽然發現了一株蕁麻。他好奇地摸了一下這個小生命,沒想到卻被蕁藤狠狠地刺了一下,於是小男孩哭著跑回家告訴母親這件事情。“媽媽,為什麼我隻輕輕地碰了它一下,它卻刺得我很痛呢。”小男孩向母親哭訴。

小男孩的母親溫柔地摸著他的頭,“親愛的兒子,不要哭。你知道嗎?正因為你這樣去摸它,它才會把你刺痛了。下次如果再去摸蕁麻時,你要勇敢地將它一把握住,它便會柔軟得和絲一樣,絕對不會傷害你的。”

小男孩記下了媽媽的話,當他再一次去田野裏玩時,一把握住了那棵蕁麻,果然不紮手了。

對於每一個開始新工作的人來說,在新的環境中都會遇到一些類似“蕁麻”的問題。如果你去輕輕地試探這棵“蕁麻”的話,反而可能被它刺傷;如果大膽地伸出手去,你會發現原來它比想象中柔軟得多。

困難有時就像彈簧,你給它的壓力越大,它就越退縮;反之,它就越囂張。

懶驢的下場

農夫養著兩頭驢,其中一頭驢很勤快,另一頭驢卻幹什麼都想偷懶。

一天,農夫要把糧食運到鎮上的糧店去賣,便分別用兩頭驢各拉一輛大車。勤快的驢拉著前麵的一輛車,雖然大車很沉重,但它還是奮力地向前。而後麵那頭愛偷懶的驢總是走一會兒就停下來不動了。農夫以為後麵的驢沒力氣了,便把後麵大車上的糧食搬了些到前麵的車上。

這時候,後麵的驢邁著輕鬆的步子對前麵的驢說:“你看你,很辛苦不是?使那麼大勁幹嗎?你要是越努力,人家越是折磨你。你看我現在多舒服呀!”愛偷懶的驢說完哼起了小曲。前麵的驢沒理它,依然很用力地拉著大車。

愛偷懶的驢越來越懶。過了一段時間,農夫把勤快的驢拴在家裏,隻把它牽了出來。愛偷懶的驢心裏還喜滋滋地以為主人帶它去遛彎兒,沒想到主人是帶它去屠宰場。

回來時,主人腰裏多了一包銀子。

隻有勤懇踏實地工作才能做出成績,進而得到領導的肯定;懶懶散散,一味地投機取巧,那是在親手為自己挖掘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