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21世紀進行新的偉大的“長征”

——紅軍長征紀實叢書序言

再過4年多時間,人類就進入21世紀了。我們正處在從20世紀到21世紀、公元1000年到公元2000年的百年、千年之交時期。曆盡滄桑的中國人民,都在回顧神州大地的曆史巨變,瞻望和迎接新世紀的到來。

中國在20世紀的前半個世紀,遭受著帝國主義侵略者的蹂躪,人民受著深重的苦難。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她就帶領各族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經過千百萬人的英勇奮鬥、流血犧牲,奪取了民主革命的勝利,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20世紀的後半個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艱苦曲折的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使社會主義紅旗在東方這塊古老文明的土地上高高飄揚。20世紀的100年中,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跨進了社會主義蓬勃發展的時期,開辟了曆史的新紀元。特別是20世紀末的20年中,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經濟和各項社會建設的高速全麵發展,引起世人的敬佩。我們中國人都為此感到自豪。

在20世紀中國人民進行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中,發生了一件世界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中國工農紅軍的萬裏長征。西方一家周刊評論說: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與哥倫布對美洲大陸的發現一樣,是震撼世界的成就”。今年,恰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

在1934年的10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和紅軍第一方麵軍被迫撤出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接著,紅二十五軍也於1934年10月,紅四方麵軍於1935年3月,紅二、六軍團(即後來的二方麵軍)於1935年11月,分別撤出鄂豫皖、川陝、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據地,踏上了艱苦的征途。在長征中,工農紅軍曆經無數艱難險阻,抗擊幾十萬的追兵攔截,克服自然界和物資匱乏所帶來的人間難以想象的種種困難,靠著人們的雙腿縱橫十幾個省,長驅數萬華裏,紅二十五軍先期抵達陝北,三大主力紅軍於1936年1月在西北會寧、靜寧地區勝利會師,打破了反革命的剿殺,開辟了一條中國人民的希望和光明之路。50年後,即1986年,美國的著名記者哈裏森?索爾茲伯裏沿著長征的路走了一遍,寫了一本《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的書。他在該書開篇中讚歎地說:“本世紀中沒有什麼比長征更令人神往和更為深遠地影響世界前途的事了。”

作為一名老紅軍戰士,我有幸親身經曆了這次偉大的征程。現在,紅軍長征的曆史已經過去60多年了,她給我們留下的不僅是一頁光彩奪目的曆史篇章,而且有許多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繼承的曆史遺產和精神財富。中國工農紅軍為什麼能在如此艱苦的長征中,戰不垮,苦不倒,打不敗,其中最根本的一條原因是大家有著共同的理想——共產主義理想,和這個偉大理想所凝聚的革命必勝的堅強信念。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凡是正確的理想,都是符合曆史和社會發展規律的,共產主義理想是“將來的、無限光明的、無限美妙的最高理想”。革命戰士有了共同的理想,就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有明確的行動指南,就不怕任何艱難險阻,甚至不惜流血犧牲。這是紅軍戰士英勇善戰、勇往直前的內在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