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畢,百裏杜鵑接著林天奇的話題,嬌嗔聲緊接響起。“何須用回憶,何須要縱酒迷醉,隻讓心清楚地記得每一份相處的時光,每一段同行的道路,還有每一首同唱的歌曲。”
林天奇向百裏杜鵑豎起大拇指,迎上四十幾雙不舍眼神,補充道:“多情自古傷別離,別離何須傷?有道是‘人生何處不相逢’,今日的別離,不正為著明日的聚首。”
示意大家滿上酒杯,以林天奇、楊恒、百裏杜鵑為首的眾人,大聲道:“請為我們滿一杯壯行的酒,為蔚藍的六月,幹杯!”
“幹杯!”
眾人在離別前含淚幹杯,計呂眼眶也是微紅,幾縷血絲格外奪目,擠進群體,他說:“當汽笛響起,不管身在何方,你們應緊握彼此的手,擁抱彼此的心。”
計呂喝道:“從現在開始!”
“謝謝老計!”
。
告別計呂、告別一副淚人模樣的百裏杜鵑、告別了三年同窗,林天奇率先走出燕子塢!
算著時間趕來的林峰,將包袱給林天奇,叔侄倆便順著小路步行回林鎮。
從燕子塢到林鎮,差不多五十公裏,這段路程,全程柏油馬路,除了林家的車,其餘車輛不得通行;所有旅客必須步行,又或者向站點雇頂轎子、租匹馬什麼的,其目的就是要帶動燕子塢通往林鎮這一片的經濟發展。
而這個鬼點子,就是他林天奇的傑作!
前來遊客衣食住行都會給林家帶來大把大把的銀子,這些錢,林家不會全要,會在固定的時間拿出一部分分給當地人民,不讓他們生出反骨,一心一意為林家做事。在工資方便,林天奇直接給母親建議,多給一點,那樣下人做起事來才會賣力、上心;同時,也要實行獎懲製度,有功就賞,有過也得罰,這樣公平一點。
林天奇和林峰雖然沒走大路,可在通往林鎮的小路上,來來往往還是有不少客人,叔侄倆壓根就不著急回家,走走停停,還向路邊茶棚要點水解渴。
茶棚格式與古代過往行人解渴一樣簡單,遊客進入,有種回到前世之感。
山林間坐下來喝著老板端來的涼茶,磕著一碟花生米,林天奇麵色平靜的打量著茶棚中滿臉汗水的遊客,淡淡的說:“今年的夏天比往幾年還要熱,這一路看到的茶點始終不夠滿足旅客要求,還需臨時加點。”
“撲哧。。。”
林峰噴出口中涼茶,咳嗽著說:“叔你能不能別在我解渴的時候談論如何賺錢啊,會嗆死人的。”
順氣之後,林峰嘿嘿一笑,四周看了看,說:“旅遊業是我老媽負責,有什麼要求直接給她打電話不就得了!”
“如今是旺季,四嫂怕是忙得脫不開身!”
“叔你就別逗了。”林峰眉開眼笑道:“我老媽再忙也不可能不聽取你的意見,咋林家太君可是發過話的,天奇少爺的意見所有人都得上心。”
“話是這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