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雄天子(1 / 2)

�<�\u001b�;隋煬帝是何許人也?很多人想都不用想,就會說:昏君,暴君。要不怎麼會那麼快就搞垮了大隋朝?要不怎麼會留下那麼多荒淫無恥的傳說故事?要不怎麼會諡號為“煬”?按照《逸周書·諡法解》,“逆天虐民曰煬”。一個皇帝,又好色,又違禮,又虐民,又逆天,這不是昏君、不是暴君是什麼?

沒錯,隋煬帝作為昏君、暴君的罵名從隋末農民起義時就傳開了,而且一直被罵到今天,罵了一千多年。但是,現在總結隋煬帝,我倒想給他幾個新評價。

第一,理想高。

第二,精力好。

第三,功業大。

第四,才情美。

先看第一點,理想高。隋煬帝的理想是什麼?一句話,就是要建立“轥轢軒、唐,奄吞周、漢”的偉大業績,當一個“子孫萬代,人莫能窺”的千古一帝。所謂“轥轢軒、唐,奄吞周、漢”,就是要超過軒轅,超過唐堯,超過西周,也超過兩漢。軒轅黃帝和唐堯都是古代傳說中的聖王,西周和兩漢則以統治時間長著稱。這四個時代,都是中國曆史上的黃金盛世,隋煬帝若是超過他們,那確實算得上前無古人了。再加上“子孫萬代,人莫能窺”,那就是後無來者。一個皇帝想要讓自己的功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然稱得上是理想高了。

這句話說得很豪邁,問題是,它是從哪裏來的呢?這兩句話出自《隋書·楊玄感傳》,是唐朝建立之後,魏徵等人修《隋書》時對隋煬帝的總結。換言之,這是他評價而不是自評價,不能完全采信。要全麵評價隋煬帝的理想,還得看看他自己怎麼說。

隋煬帝自己倒是沒怎麼公然談論過理想,但是,他的年號透露了他的心思。隋煬帝的年號叫大業。所謂大業,就是千秋萬代的偉業,用這樣一個年號,足以顯示出統治者的雄心壯誌。

事實上,當時議論這個年號的時候,有人提過反對意見,說大業的“業”字(繁體字作“業”),可以拆成一個“苦”字和一個“末”字。所以,“大業(業)”就是“大苦末”,苦而且末,很不吉利,讓隋煬帝換一個。可是,隋煬帝不信邪,堅決不換。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成就一番大業,在隋煬帝心裏有多重的分量。一個皇帝有這樣的人生理想,難道還不叫理想高嗎?

再看第二點,精力好。再高的理想,也要靠人去實現。因此,理想越高,人要付出的努力也就越大。對於這一點,隋煬帝非常清楚。他可不是一個懶惰的皇帝。他說:“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禮,而江東諸帝多傅脂粉,坐深宮,不與百姓相見,此何理也?”南朝的皇帝為什麼不行?因為太宅,太娘娘腔了,整天塗脂抹粉坐在深宮裏,對外界一點都不了解,對老百姓的事情一點都不知道,這怎麼行呢?

隋煬帝瞧不起端坐深宮的皇帝,他下定決心,要充分接觸社會。所以,從上台開始,隋煬帝就不停地四出巡遊。在位十四年間,他三下江都,四巡塞北,還有一次西巡張掖。大規模、遠距離的出巡就有八次之多,在西京大興城和東都洛陽之間往來更成了家常便飯。

唐史學家岑仲勉先生曾經做了一次統計,隋煬帝在位十四年中,待在大興城的時間累計隻有一年多,在東都洛陽的時間累計不超過四年,其餘時間都在各地巡遊,他的人生就是在路上。這得多充沛的精力才能做到啊!

再看第三點,功業大。隋煬帝有如此高遠的理想,再有如此充沛的精力,當然要建立一番不世出的功業。

隋煬帝有什麼功勞?他的所有功績中,影響最深遠的是兩項大工程,一個是營建東都洛陽,另一個是開鑿大運河。

隋煬帝為什麼要營建東都洛陽?那是要把隋朝的東、西連在一起。他為什麼要開鑿大運河?那是要把隋朝的南、北連在一起。要知道,隋朝本來是由原來西邊的北周、東邊的北齊還有南邊的陳朝三部分組成的。隋文帝時候,雖然用軍事力量把這三部分捆綁成一個統一體,但是,這個統一體內部的裂痕還相當明顯。怎樣才能讓這三部分真正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體呢?隋煬帝給出的答案就是營建洛陽城和開鑿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