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嫉妒效應: 你有酸意,他才會感覺到甜
陷入愛情中的時候,雙方都會有想要“獨占”對方的想法,如果對方與異性接觸過多,另一方就會生出憎恨甚至仇恨的情緒。這就是所謂的“嫉妒”心理。
嫉妒這種情緒,其實是人們對對方有了愛意或者過分重視之後才會有的現象。雖然嫉妒帶給情侶或者夫妻的多是一些沒有意義的爭吵,甚至可能會導致彼此感情破裂,但是隻要我們學會合理運用“嫉妒效應”,那麼這種微妙的情緒也會對我們的感情起到積極推進的作用,成為拉近彼此感情的一種助力。
溫文和梁麗是一對情侶,兩人關係確定下來之後感情卻沒有進一步發展。隨著時間的流逝,雙方都有一種“對方是不是已經不在乎我了”的想法。
有一次,溫文在網上和一個女網友聊天,彼此聊得很是開心,溫文告訴梁麗:“我QQ上的那個女網友好有意思啊,她還邀請我去她家鄉那邊玩呢,聽說有不少好的風景可以拍下來。”
梁麗聽完心裏很不是滋味,但是想到原來在書上看到的“要給彼此足夠的空間,不能幹涉對方的隱私”,她隻是笑了笑,說:“好啊,有時間去看看吧。”從那次之後,溫文總是在梁麗的麵前說到那個女網友,有一天梁麗終於受不了了,大聲地說道:“你覺得她好你就去找她啊,別來和我說她的事啦!”
溫文微微一笑,說道:“你是在吃醋吧?”梁麗正在氣頭上:“是,我就是在吃醋。別理我!”溫文說:“我就是想看你是不是還在乎我,看到你吃醋我覺得特別開心。”之後,兩人的關係也就越來越好了。
溫文“設計”讓戀人吃醋的方法利用了心理學上的嫉妒效應:在感情生活中,適當的嫉妒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感情,甚至會因此加深彼此的感情。
戀人或者夫妻的嫉妒心理往往是因為對方的“出軌”行為或者“出軌”征兆而產生的。當一方發現愛人有“出軌”的傾向、行徑時,會產生一種“自己沒有原來那麼吸引對方了”或者“我真的不如那個第三者”之類的自卑心理,這時人們就會產生嫉妒心理,這是人們為了阻止感情危機發生的一種應急情緒。
這種效應在生活中應用得極為廣泛。當我們感到對方不再像原來那樣對自己噓寒問暖、不再那麼重視自己的時候,往往會利用嫉妒效應來刺激對方。
例如,會故意與異性表現出親密的舉動或者在對方麵前表現出對某個異性很感興趣之類,來引發對方的嫉妒心和占有欲,然後根據對方的這些反應來確認彼此之間的感情,重新讓對方像原來那樣關注自己。
雖然嫉妒效應的效果有時很好,但是更多的時候它表現出的是負麵影響。想要守護愛情就要從愛這種美好的情感的基本點出發,愛情最需要的其實是理解和關懷。
嫉妒效應的優點在於當兩人都感到彼此的感情已經乏味時可以幫助挽回愛情,能在最大限度上讓對方感受到兩人的感情是多麼深刻;但是嫉妒效應的缺點是會引發伴侶的憤怒,從而導致兩個人再也不信任對方從而感情破裂。
所以說,雖然嫉妒他人會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感情,但是更多的時候,雙方更需要的是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其實,彼此能給對方足夠的歸屬感便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感情。
一般來說,女性都要求伴侶要溫柔體貼、鐵骨錚錚,能夠保護伴侶,如果男性可以給予這些,她便會得到安全感,這樣也就不必上演一場不討好的“三角戀”戲碼也可以讓雙方的感情穩定下來;男性一般希望自己的伴侶要對自己給予理解和支持,女性隻要及時告訴伴侶“我理解你,所以我相信你”,彼此的關係就會進一步加深。
當彼此之間的感情沒有進展或者開始慢慢淡化時,我們不但需要對彼此更加關愛和了解,還可以開一些不大不小的與他人曖昧的小玩笑。這裏提到的“曖昧玩笑”不像上麵所敘述的可能延伸成為“三角戀”那種讓對方感到極為憤怒的方式,而是以玩笑的方法來喚起對方的占有欲,而且也告訴對方“我還是很有魅力的”等信息,從而讓彼此之間的感情更進一步。
想要利用嫉妒效應來提升戀人或者伴侶之間的感情就要注意把握好一個度,既不要讓對方對你產生不信任感,又不能讓對方感覺你隻是在小題大做,所以我們可以在恰當的氣氛下提起一個小小的“曖昧”事件來刺激一下伴侶,增進彼此的感情。
心理學智慧
嫉妒在感情中是指對於可能威脅自己與他人感情發展的人的一種憎恨甚至仇恨的情緒。對於嫉妒這種情緒,大家一直都認為是一種負麵情緒,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利用嫉妒這種負麵情緒來積極地引導他人的行為,甚至讓其成為推進彼此感情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