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個成語叫“勞師遠征”,就是指這種跑很遠的路,攻打一個不可能攻取的地方。失敗是必然的。而孫臏之所以要讓齊軍失敗,攻打一個沒有軍事價值,而且也根本攻打不下來的城池,目的又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
《孫臏兵法》說:“吾將示之不知事。”就是說,是為了故意讓龐涓知道,齊軍沒有懂得兵法的人。龐軍知道了齊軍中沒有人懂兵法,他就就會麻痹大意。他麻痹大意了,孫臏才有了機會。龐涓何等樣的人,深通兵法,富有韜略,要和他作戰,就必須用非常之謀。
很可能,齊國一直隱瞞著孫臏為將的消息。孫臏攻打平陵這樣的計策,也是為了讓龐涓明白,師兄孫臏沒有在齊國出征的隊伍中。既然師兄孫臏沒有在齊軍中,那麼龐涓還怕誰?誰還能是他的對手?
齊軍開始向南方進軍,深入魏境,經過了魏國市丘,來到了魏國平陵附近。魏國看到齊國沒有去北麵的趙國救援,反而來到南麵的魏國境內,立即命令邊境線上的所有城池加強戒備,密切注意齊軍的一切動向。
田忌問孫臏,該怎麼攻打平陵?孫臏說:“把前鋒分成兩部分,從不同的方向攻打平陵,主力部隊按兵不動。”
於是,齊軍“直將蟻附平陵”,像螞蟻一樣圍攻平陵,守衛平陵的魏軍閉門堅守,齊軍攻擊不利。而此時,從魏國另外兩座城池趕來的救兵出現在了齊軍攻城部隊的視線裏。齊軍攻城部隊麵臨滅頂之災。
即使這樣,孫臏還是沒有命令主力部隊增援。
攻城部隊受到魏軍前後夾擊,大敗,不但沒有攻下平陵,而且連駐紮的營寨也被魏軍攻占。看著漫山遍野奔逃的齊軍,田忌急忙問計孫臏:“現在該怎麼辦?”
孫臏回答:“請遣輕車西馳梁郊,以怒其氣。分卒而從之,示之寡。”孫兵的計策是,派出輕裝戰車,向西疾駛,攻占魏國大梁的郊外,激怒龐涓。龐涓聽說大梁遭到攻打,一定會怒氣衝衝從趙國趕回來。齊軍隻用少部分兵力與龐涓交戰,戰敗,讓龐涓誤以為齊軍不堪一擊。
田忌問:“下一步怎麼辦?”
孫臏說:“下一步我就要把龐涓裝進口袋裏。”
田忌帶著戰車部隊,一路馬不停蹄,趕往魏國都城大梁。魏國最精銳的部隊都被龐涓帶著去趙國了,次精銳的部隊都部署在邊境線上阻擋齊軍,魏惠王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在邊境線上戰敗了的齊軍,會突然反戈一擊,出現在了大梁的郊外。
魏惠王閉門堅守,田忌在城外擂鼓叫陣。盡管魏國都城大梁裏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但是,田忌這點人馬還是無法對大梁構成威脅,因為魏國都城高大巍峨,田忌一路奔馳而來的輕裝戰車部隊,根本就無法攻占大梁。而田忌的目的也不是攻占大梁,他隻是咋咋呼呼地叫囂,讓魏惠王和龐涓知道,齊軍已經攻到了魏國都城的大門口了,讓龐涓趕快從趙國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