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羅蘭·巴特.符號學原理. 李幼蒸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法]羅蘭·巴特.羅蘭·巴特隨筆選. 懷宇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

[法]羅蘭·巴特.神話:大眾文化詮釋. 許薔薇、許綺玲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法]麥茨、德勒茲等.凝視的快感:電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吳瓊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法]熱拉爾·熱奈特.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王文融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法]舍普等.技術帝國.劉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鄭克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荷]梵·迪克.作為話語的新聞.曾慶香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荷]麥奎爾.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崔保國、李琨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荷]米克·巴爾.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譚君強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加拿大]查爾斯·泰勒.現代性之隱憂. 程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加拿大]戴維·克勞利、保羅·海爾.傳播的曆史. 董璐、何道寬、王樹國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加拿大]弗萊.批評的剖析.陳慧等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

[加拿大]弗萊.批評之路.王逢振、秦明利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加拿大]哈羅德·伊尼斯.傳播的偏向.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加拿大]麥克盧漢.機器新娘.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加拿大]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何道寬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加拿大]麥克盧漢.麥克盧漢精粹.何道寬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傳播政治經濟學.胡正榮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美]艾愷.世界範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論文化守成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

[美]艾倫.重組話語頻道. 麥永雄、柏敬澤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美]保羅·康納頓.社會如何記憶. 納日碧力戈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美]鮑德韋爾等.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麥永雄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美]貝爾·胡克斯.女權主義理論:從邊緣到中心. 曉征、平林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美]本·巴格迪坎.傳播媒介的壟斷.林珊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1986

[美]本.H.貝戈蒂克安.媒體壟斷.吳靖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美]賓克萊.理想的衝突:西方社會中變化著的價值觀念.馬元德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美]波斯特.第二媒介時代.範靜曄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姚媛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美]布萊克.現代化的動力.段小光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美]大衛·哈伯斯塔姆.掌權者:美國新聞王國內幕.尹向澤等譯,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4

[美]戴安娜·克蘭.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趙國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美]戴衛·赫爾曼.新敘事學.馬海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美]丹尼·卡瓦拉羅.文化理論關鍵詞.張衛東、張生、趙順宏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美]丹尼爾·貝爾.後工業社會的來臨.高銛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美]道格拉斯·凱爾納.媒體奇觀:當代美國社會文化透視.史安斌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美]道格拉斯·凱爾納.媒體文化.丁寧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美]德弗勒.大眾傳播研究的裏程碑.劉海龍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美]德弗勒、丹尼斯.大眾傳播通論.顏建軍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美]德裏克.後革命氛圍.王寧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美]德曼.解構之圖. 李自修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美]多米尼克·斯特裏納蒂.通俗文化理論導論. 閻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美]多諾萬.女權主義的知識分子傳統. 趙育春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美]蓋伊·塔奇曼.做新聞:關於現實建構的學問. 麻爭旗、劉笑盈、徐揚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

[美]海登·懷特.後現代曆史敘事學.陳永國、張萬娟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美]海登·懷特.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曆史再現.董立河譯,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美]海登·懷特.元史學:十九世紀歐洲的曆史想象. 陳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美]赫伯特·阿特休爾.權力的媒介.黃煜、裘誌康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美]赫爾曼.新敘事學.馬海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美]赫施.解釋的有效性.王才勇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

[美]亨廷頓.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周琪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美]華萊士·馬丁.當代敘事學.伍曉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美]霍蘭德.後現代精神分析. 潘國慶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美]卡勒.結構主義詩學.盛寧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美]卡勒.論解構.陸揚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美]卡林內斯庫.現代性的五副麵孔. 顧愛彬、李瑞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美]凱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鍾良明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美]克萊德·克魯克洪.文化與個人. 高佳等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美]克裏格.批評旅途:六十年代之後. 李自修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美]克裏斯蒂安.媒介公正:道德倫理問題真的不證自明嗎?.蔡文美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美]庫利.社會過程.洪小良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美]庫隆.芝加哥學派.鄭文彬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美]雷克·韋克勒.批評的概念. 張今言譯,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評的觀念.張國清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美]利昂·納爾遜·弗林特.報紙的良知.蕭嚴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美]劉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項社會學的考察.郭方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美]羅伯森.全球化:社會理論和全球文化.梁光嚴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美]羅傑斯.傳播學史.殷曉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美]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劉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美]馬爾庫塞.審美之維.李小兵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美]邁克爾·舒德森.發掘新聞:美國報業的社會史. 陳昌鳳、常江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美]邁克爾·舒德森.為什麼民主需要不可愛的新聞界.賀文發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0

[美]邁克爾·舒德森.新聞社會學.徐桂權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0

[美]邁克爾·辛格爾特裏.大眾傳播研究:現代方法與應用. 劉燕南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美]米德.心靈、自我與社會.趙月瑟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美]米勒.重申解構主義.郭英劍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美]尼爾·波茲曼.技術壟斷. 何道寬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美]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吳燕莛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美]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章豔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美]喬姆斯基.新自由主義和全球秩序. 徐海銘、季海宏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美]切特羅姆.傳播媒介與美國人的思想.曹靜生等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

[美]薩義德.東方學.王宇根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美]薩義德.文化與帝國主義.李琨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美]賽佛林和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應用和方法. 郭鎮之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美]施拉姆、威廉·波特.傳播學概論. 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美]史蒂夫·莫滕森編.跨文化傳播學. 關世傑、胡興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美]斯蒂芬·李特約翰.人類傳播理論.史安斌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美]斯坦頓·巴蘭等:大眾傳播理論.曹書樂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美]蘇特·傑哈利.廣告符碼.馬珊珊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美]唐·泰普斯科特.數字化成長.陳曉開等譯,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運動的媒介鏡像. 胡正榮、張銳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美]托馬斯·弗裏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何帆等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美]韋勒克.批評的諸種概念.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8

[美]沃林.文化批評的觀念:法蘭克福學派、存在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張國清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美]約翰·費斯克.傳播研究導論:過程與符號.許靜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美]約翰·費斯克.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辭典.李彬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美]約翰·費斯克.理解大眾文化. 王曉玨、宋偉傑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美]約翰.R.霍爾、瑪麗·喬·尼茲.文化:社會學的視野. 周曉虹、徐彬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美]約書亞·梅羅維茨.消失的地域.肖誌軍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愛欲.高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美]詹姆遜.文化轉向.胡亞敏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日]竹內鬱郎.大眾傳播社會學. 張國良譯,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1989

[瑞士]皮亞傑.結構主義.倪連生、王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瑞士]榮格.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

[瑞士]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高名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西]奧爾特加·加塞特.大眾的反叛.劉訓練、佟德誌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希臘]柏拉圖.文藝對話集.朱光潛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以]艾森斯塔德.現代化:抗拒與變遷. 張旅平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以]裏蒙-凱南著.敘事虛構作品.姚錦清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意]安東尼奧·葛蘭西.獄中劄記.曹雷雨、薑麗、張跣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意]葛蘭西.獄中劄記. 曹雷雨、薑麗、張跣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英]阿蘭·斯威伍德.大眾文化的神話.馮建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與後殖民文學. 盛寧、韓敏中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英]安德魯·古德溫等.電視的真相.魏禮慶、王麗麗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英]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的後果.田禾譯,北京,譯林出版社,2011

[英]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 趙旭東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英]安東尼·吉登斯等.自反性現代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英]安吉拉·默克羅比.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田曉菲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英]奧利弗.媒介研究的進路:經典文獻讀本. 汪凱、劉曉紅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英]戴維·巴勒特.媒介社會學. 趙伯英、孟春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9

[英]丹尼斯·德沃金.文化馬克思主義在戰後英國.李鳳丹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英]多德.社會理論與現代性. 陶傳進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英]費爾克拉夫:話語與社會變遷,殷曉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英]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英]格羅姆·伯頓.媒體與社會:批判的視角.史安斌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英]霍克斯.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瞿鐵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英]吉爾伯特.後殖民理論:語境實踐政治. 陳仲丹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英]吉爾伯特等編.後殖民批評.楊乃喬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英]雷蒙·威廉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 劉建基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與社會.吳鬆江、張文定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英]雷蒙德·威廉斯.政治與文學,樊柯、王衛芬譯,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

[英]羅德裏克·馬丁.權力社會學.豐子義、張寧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

[英]馬克·柯裏.後現代敘事理論. 寧一中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英]瑪麗·伊格爾頓編.女權主義文學理論.胡敏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9

[英]尼克·史蒂文森.認識媒介文化:社會理論與大眾傳播.王文斌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英]齊亞烏丁·薩達爾.東方主義. 馬雪峰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英]瑞恰慈.文學批評原理.楊自伍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

[英]薩莉·斯皮爾伯利.媒體法.周文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英]塞爾登.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 劉象愚、陳永國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英]斯道雷.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 常江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楊德睿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英]斯特羅克.結構主義以來:從列維-斯特勞斯到德裏達.渠東等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英]斯圖爾特·霍爾編.表征: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 徐亮、陸興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英]湯林森.文化帝國主義.馮建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英]湯普森.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錢乘旦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英]特倫斯·霍克斯.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瞿鐵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英]伊格爾頓.曆史中的政治、哲學、愛欲.馬海良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中文期刊文獻

阿超.呼喚媒介批評.載新聞出版導刊,2001(2)

蔡騏.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初探.載湖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3)

蔡琰、臧國仁.新聞敘事結構:對新聞故事的理論分析.載新聞學研究,1999

常燕榮、蔡騏.民族誌方法與傳播研究.載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陳芝.我國近年來媒介批評的得與失.載新聞愛好者,2007(2)

陳默.拓展學術視閾 提升觀照層次——近年來“媒介文化批評”研究簡述.載現代遠距離教育,2006(6).

陳共德.政治經濟學的說服——美國傳播學者赫伯特.I.席勒的媒介批評觀.載新聞與傳播研究,2000(2)

陳信淩.媒介批評芻議.載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3)

陳信淩.國內現行媒介批評衡估.載現代傳播,1997(6)

董天策.媒介批評:新聞教育理論聯係實際的有效途徑——新聞理論教學劄記一則.載新聞界,2001(4)

董天策.製約新聞炒作需要媒介批評——從成都媒體惡炒“美人魚作家”談起.載新聞記者,2001(7)

丁俊傑.媒介批評的意圖.載現代傳播,1996(2)

馮建三.媒介批評的曆史軌跡與前景——以台灣為例.載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

郭宏安.電視:文學批評的新媒介——訪法國文學批評家貝爾納·比沃.載讀書,1987(3)

何道寬.加拿大傳播學派的雙星:伊尼斯與麥克盧漢.載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5)

何道寬.媒介革命與學習革命——麥克盧漢媒介理論批評.載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5)

何道寬.媒介即文化——麥克盧漢媒介理論批評.載現代傳播,2000(6)

郝雨.媒介批評的整體缺席與係統失語. 載今傳媒,2007(2)

郝建.大眾文化守候媒介批評.載現代傳播,1996(2)

胡正強.梁啟超新聞媒介批評實踐與思想論略.載新聞界,2005(6)

黃順銘.事實的二度客觀與新聞輿論監督——用媒介批評眼光審視兩個新聞報道個案.載新聞戰線,2001(12)

黃順銘、譚舒.一個曆史的維度——美國媒介批評著作概況.載湖北社會科學,2001(10)

蘭璐希.電視交友類節目中的男權中心現象——以非誠勿擾為例.載現代商業,2010(20)

劉利群. 媒體職業女性的困境.載婦女研究論叢,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