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畫展畫展(2 / 2)

趙氏兄弟雖有過目不忘、策馬識碑的功夫。但馬克思告誡我們,一切知識來源於實踐,或間接的實踐——書本。每一位成功的人都必須像牛頓一樣,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成長的。趙氏兄弟也十分明白和謹記學習的重要性,前有方仲永的生動案例,近有為人周總理“活到老,學到老”的淳淳教誨。所以趙氏兄弟一直以學習為重。要想成長,必須要做兩件事,一件事就學知識,另一件事是長見識。學知識來源書本,長見識來源實踐。對於學生年代的趙氏兄弟,第一要務是學知識,有機會就可以去實踐一下,長見識。趙氏兄弟在學校,始終保持這學知識的積極性,當然,作為法律協會的宣傳部長和書畫協會的副會長,趙義闖多少還有點公務纏身。

倒是趙義斂一身自由,雖名為武術協會會員,但自從一開始的那場比賽,趙義斂就處在了武術協會的邊緣。吳遠東不是省油的燈,雖然鬥不過趙義闖,但一直不把趙義斂放在眼裏。自然,趙義斂在吳遠東榮譽會長的壓製下,沒有任何成績,甚至有時活動都不通知他或事後才通知。趙義斂絲毫不在意自己的地位,對於他來說隻有一個字——玩,如果說兩個字,那就是“表現”,其他一切都是浮雲。有時給某個老總當當保鏢,有時給某個企業充充門麵,也能賺個千兒八百的外快,趙義斂對此樂此不疲。每當見到社會上的一切,也都會回來當著故事講給哥哥聽。趙義闖不想阻止弟弟這個行當,因為他知道阻止是阻止不了。現在弟弟每次回來都給自己講講發生的新鮮故事,如果阻止,趙義斂偷偷摸摸的去去幹,回來隻會當著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所以趙義闖隻會叮囑弟弟多加小心,以防萬一。

趙氏兄弟雖然性格不同,卻能和諧相處,就是因為領導者趙義闖自己有足夠的威信和能力使弟弟不敢過分作為,同時也善於關心弟弟,給他一定的空間。如果要想讓一個人相信自己,一要讓自己強大,二要讓對方有一定的自由。也許趙義闖沒有學過管理學或者心理學,但他一直都在潛移默化的踐行著這兩門學問。當然,管理對象僅限於一個趙義斂。

讀書,一直是趙氏兄弟最為首要的事,教室、圖書館、寢室三點一線的生活方式,並不會使趙氏兄弟感到寂寞,反而充滿著快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隻要窮追事理,都會有著無窮的快樂。王陽明格物窮理,所以樂在其中。然而,一切讀書快樂的平靜被一次畫展打破——“百位名家進百校”畫展活動。作為全國最高學府中國大學自然成為展演第一站。趙氏兄弟尤其是趙義闖當然不會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百位名畫家從古至今皆有之,有王羲之的蘭亭序、有吳道子的聖母送子等等曆朝曆代的名家大師們的真跡,而要以明清和近代的為多,同樣有著當代草聖林散之,還有趙樸初、啟功這些當代已故名家了。

趙氏兄弟在圖書館的超大展廳裏,欣賞品味著這些大師的名作,有時兄弟倆也互相討論甚至爭論一番。

趙氏兄弟邊說邊聊,也邊評。趙義闖在徐悲鴻的駿馬圖前停住了腳步,仔細端倪、認真欣賞。

“斂弟,在近代畫家中,我覺得我還是最喜歡徐悲鴻的馬。”趙義闖問道。

“這是物以稀為貴,叫著缺少崇拜。”趙義斂似乎並不以為然。“那個時代的畫家,哪個不是充滿著才氣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