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消失的江南小鎮(1 / 2)

趙氏兄弟沿著進村的水泥路往裏走,很快,果然一戶人家門前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木頭,樹根之類的,有的已經是成品,有些還需要進一步加工製作。有一個人正在埋頭專注著自己的雕刻,這人正是高毅。高毅手上的小錘子時而輕,時而重,有時又在唉聲歎氣,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趙氏兄弟本能地打量著周邊的環境。在趙氏兄弟的眼裏,這裏不應該叫著村莊,應該叫什麼,他們也說不上來,因為這村前村後沒有一棵像樣的樹,隻是各人門前栽種著永遠長不高的果樹,或者一些花草。遠處有隱隱約約的山,但卻是很遠。聽說這附近有一條江,不過離這裏也有好幾裏的路程。難怪地圖上說這裏是江南典型的支離破碎的平原。不過趙氏兄弟弄不明白,這些木頭和樹根從哪裏弄來的。

見有人來,高毅還是主動迎上去打招呼,因為對於高毅來說,經常要接待前來購買自己工藝品的客戶。盡管自己的老婆跟客戶跑了,但自從和嚴春英好了後,他反而越來越喜歡客戶了,因為他覺得那是上天派來的天使,帶走了自己身邊的魔鬼。但目前的官司還是讓他內心充滿了憂慮。

“兄弟,你們可以隨便看看。”高毅的嗓門挺大,順便打量起兄弟倆來。

“你就是高師傅吧。手藝不錯嘛。”趙義闖走近一張功夫茶幾的根雕麵前誇道。

“還可以啦,混口飯吃。”高毅不謙虛,不否定,畢竟需要客商購買自己的東西,哪有說自己東西不行的的賣家呢。

“這個茶幾需要多少錢啊。”趙義斂插嘴問道。

“八千。”高毅回答。

“不便宜啊。”趙義闖說。

“樹根、運費都要兩三千,雕刻這麼大的東西,都要一個多月。做工很精細,絕對是上品貨。”高毅很老道地解釋。

“不錯不錯。”本身就不是真來買東西的,趙氏兄弟也就應付著。

隻要功夫深,鐵柱磨成針。高毅的手藝確實具有較高的水平。高毅從高中畢業到現在,一直專注鑽研,確實有一定的成績。不過在趙氏兄弟這些藝術行家看來,高毅的水平還隻能停留在三流的位置。趙氏兄弟不懂木藝,但懂藝術,道不同而路相近。如果高毅能得到高人指點的話,估計還能技上一籌。趙氏兄弟心想。

趙義闖指著旁邊揮舞著大刀的關公,試著和高毅談談木雕藝術。

“關公的耳墜可以稍微再長一點,這個麵龐可以稍微再鼓一點。”趙義闖似乎自言自語,其實也是在讓高毅知道自己是個買貨的行家。

“你真是行家啊。”高毅同意趙義闖的觀點,“隻是當時這塊木頭就是這樣的,根本就做不到位啊。”

“你這叫削足適履。可以適當做小一點,神態一定要表現出來的。”趙義闖指點道,“如果這樣雕出來,關公的身軀可以不需要這麼長,可以與頭部相呼應,然後在腳下弄一個蓮花寶座也是可以的嘛?保障了木頭不浪費,又能創造出更好的效果。創新,這就叫創新嘛?”

趙義斂插話道:“關公作為神,本來就是傳說,弄上蓮花底座,那就更神了。”

高毅覺得趙氏兄弟對藝術的見解確實不一般,有著極強的創新能力,對趙氏兄弟更是刮目相看了。

“天也黑了,你們回到城裏估計也沒有車了。如果你們不嫌棄,今天晚上就住在我家吧,反正家裏就我一個人,我們可以小喝兩杯。”高毅憨憨地笑道。

趙氏兄弟互相看看了,笑笑說,“我們打擾多不好意思。”

“哎呀,你們是高手,是行家,又是買主,就是不買東西,也不存在打擾啊。家裏又沒有什麼好招待的,我去弄幾個小菜,也就可以糊弄過的了,就怕你們城裏來的人,不太適應呢。”高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