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1 / 1)

大學與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自由,高中時生病了也得寫個請假條,在大學裏就算十天半個月不上課堂,也不會有人關注。江西一所大學的一個學生在寢室裏死亡,直到屍體發臭,才被同學們發現,像這樣的例子多得不勝枚舉。當然作為中國名牌大學,管理絕對不能也不會這麼鬆散。自由隻是一種相對的概念,中國大學不是一般大學,自由到了管理鬆散,但確實也有管不到的死角,不然也就不會出現去年女大學生廁所產子的奇怪現象。

趙義闖要去查案,尋找證據,必須離開學校。離開學校就必須辦理請假手續。不過請假手續十分簡單,就是和班長打個招呼,要讓班級知道自己的去向。方便及時保持聯係,如果有什麼事,也好及時告知或給予幫助。法律專業的班長,毋庸置疑,必然會加入法律協會,除非這個人是天生的傲骨。趙義闖的班長於征宇不是傲骨,而且也很會來事,這樣的人不僅要加入法律協會,還要在協會謀個一官半職。於征宇剛剛加入協會,就憑借自己的活躍謀得了協會副會長的職務。

趙義闖要請假查案的事情,於征宇副會長十分清楚,不等趙義闖開口,於征宇就找到趙義闖,並以副會長的身份對相關事項作了安排。臨別時,於征宇拍拍趙義闖兄弟二人的肩膀,說道:“兄弟,小心點,等你們的好消息!”

趙氏兄弟坐上前往嚴春英縣城——桃花縣的班車。兄弟倆時而欣賞著沿途的風景,時而分析如何突破案情。

“哥,你覺得韓和偉這家夥隻輸一次錢嗎?或者說,他是否隻把自己的老婆推給高毅一個人麼?”趙義斂試探性地問著趙義闖。

“恩,說的有理。但是嚴春英並沒有說,還有別人啊。”趙義闖雖然同意弟弟的看法,但也提出了疑問。

“反正我覺得他不會隻對一個人說過。如果他還對別人說過,讓這個人來作證,一切就迎刃而解了。”趙義斂很自信地說。

“說起來很容易,就是還對別人說過,我們又如何找到這個人,人家是否願意幫助他們作證呢。”趙義闖並不樂觀。

“事在人為,我們去現場調查,不就是要取來證據,要是很容易,為什麼那些律師不願意接手呢,考驗我們的時刻到嘞。”趙義斂沒有一點憂慮,倒是悠哉閑哉的打起了風涼腔。

“其實也隻能這樣了,我們要做好兩手準備。不屬實,了解清楚,直接回家就行了。如果屬實,我們一方麵要了解清楚韓和偉的習性,另一方麵我們要從外圍突破,找到你說的證人。如果不能打贏這場官司,也要讓孩子多得點利益。”趙義闖很理性分析,不愧是法律專業的高材生,未來的大律師。

大巴車一路風馳,時而走走高速,時而走走國道,逐漸遠離了大都市的高樓林立,經過了無數的村莊和縣城。兄弟倆睡了醒,醒了又睡,聊聊天,看看書,時間就在這無聊之中被打發過去。

“桃花縣到了啊。都下車了。”開車的司機把車停穩,對著車內的人員說道。

這是一個縣城,卻似乎很荒涼,到處是破爛的柏油路,還有很多翻鬥卡車在來回的運輸土方、砂子之類的土木工程建設的必需品,很明顯這裏正在進行開發。

趙氏兄弟早就在地圖上查到了嚴春英村莊所在的方向,稍稍問了一下路,乘坐2路公交車,就直接到了嚴春英的村莊上。趙氏兄弟乘坐公交車,沿途看到的除了開發,還是開發,拖土的車子在馬路上橫衝直撞,四處是揚起的灰塵。下了公交車,擺在趙氏兄弟眼前的,其實還是開發。嚴春英說的沒錯,因為她的村莊被列入征地的行列,開發就意味著建設,建設就必然需要用地,用地就得征地,征地就必須賠償。因為嚴春英的村莊處在桃花縣通往省城的必經之路,他們家的土地被用來興建商貿物流城。

征地有時是村莊上住宅,有時是村莊上的農田。征用嚴春英村莊的首先是農田,稻苗正在揚花,在揚起的灰塵中還夾雜著稻花的芬香。然而這一切都必須給開發讓路,農村必須給城市讓路,不管是什麼隻要阻擋城市化的進程,都必須被埋進泥土之中。小崗村沈浩書記有句經典名言,祖宗要給後人讓路,所以祖墳必須搬遷。所有的一切在巨大的推土機、挖土機的強烈攻勢下,一排排綠油油的稻苗被深深地埋進泥土中。

農村土生土長的趙氏兄弟,對農村充滿著感情,尤其是這芬香的稻穀。隻能長歎再也不能“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了。然而趙氏兄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在他們心裏,也與沈浩一樣,農村要發展,必須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