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天辰力量兩邊分,帝賜姻緣一紙連(1 / 2)

話說如今蒼穹大陸內,北靖,南越,天辰三分天下。北靖占據東北,國勢強大,軍力強盛,是第一大國。但氣候寒冷,不宜居住。南越靠近南海,氣候濕熱,貿易發達,甚是富裕。天辰臥據腹地,土壤肥沃,百姓安居樂業。自上次七國兼並大戰,形成鼎力局麵,三國的局勢已維持十年之久,雖邊境偶有小動,但亦無大事。

北靖為遊牧民族,善禦馬,體型強壯,被稱“蠻夷”,都城平城。現任皇帝蕭牧,很是俊偉。不過而立之年,卻勵精圖治,愛民如子,深受百姓愛戴。身旁有兩位皇弟輔政,蕭墨與蕭震,一文一武,配合相當默契。正因如此,北靖榮升為蒼穹第一大國。

雖兵力強盛,但國內商品不足。糧食等用品必須靠外購,而路運一次數量少,路程長,所以隻能每年夏季依靠東海從南越進貨。長此以往,則必受南越限製,一旦停止貿易,後果不堪設想。於是近些年,為了能得到更多的商品途徑,北靖跟天辰愈漸友好。

南越人世代生活近海,長的水靈清秀,擅長貿易,商業發達,海上交易繁多,因此也是三國中唯一擁有正規海軍的國家。海城是南越的都城,是蒼穹最繁華的城市。白天數不清的商鋪競相買賣,夜晚華燈初上,娛樂開始,彩燈搖曳,歌舞升平。舒適富裕的生活讓南越人隻一味沉醉於紙醉金迷,聲色犬馬,而忘記了這世上根本不曾消失的殘酷戰亂,血腥殺戮。

夏雲天,南越國君,是個胸無抱負,終日流連花叢的無道庸君。由於無兄弟,才得以繼承皇位。以為僅靠祖宗留下的財富與根基便可屹立於蒼穹大陸,不思進取。事實上,南越是靠朝中的忠誠良將才能維係它所剩無幾的輝煌,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雖不斷衰落,內髒已枯,可光鮮的表麵依舊可以維持。自滿的南越人根本意識不到平靜深處那已按捺不住的狂風暴雨。

天辰,有“天府之國”的美稱,都城在蜀城。溫和的氣候,肥沃的土壤,讓天辰成為“天下糧倉”。不似北靖人的野蠻,也沒有南越人的嬌弱,天辰百姓勤勤懇懇,辛苦勞作,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無憂的生活。雖不貧窮,也絕不奢侈,“驕奢淫逸,坐吃山空”是勤勞的天辰人民心中永恒的警鍾。

天辰的皇室是龍性,龍氏有四兄弟。大皇子龍天溟是當今皇上,溫文儒雅,才氣過人,二皇子龍天澤,賜為“齊王”,野心勃勃,為人陰狠,極有手段,三皇子龍天澈,先帝親封為“睿王”,甚是器重,因為十年前兼並之戰的出色,被天下人尊為“戰神”,深受敬仰,四皇子龍天浩,賜為“晉王”,胸無點墨,心無大誌,隻知一味跟隨胞兄龍天澤。

在天辰百姓心中,內有龍天溟,外有龍天澈,兩兄弟是國家安定團結的功臣,缺一不可,自此都滿懷感激與敬佩,進而,天辰君民一心,十分和諧,豈有不壯大之理?

三國之中,隻要有一國動了野心,眼下的平靜便會逐漸消失。更何況蕭牧與龍天澈是同類人,都心懷天下,壯誌淩雲,堪稱人中龍鳳。必然想要大展身手,一統天下,隻是時機未到,仍需耐心觀察形勢,不可妄動。

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世間規律,無可避免。

俗話說“對外必先安內”,當下的天辰便是如此。雖然國家整體是安定團結的,但是朝中內部卻暗暗分為兩派。

洛太後是先帝最寵愛的妃子,本欲將帝位傳與龍天澈,哪知他不願被皇位束縛,便無奈傳給了仁厚的龍天溟。洛太後深為這兩個出色的兒子而自豪,雖先帝離去,她仍然幸福。

一向自傲的龍天澤自是不甘心,憑借手上五萬兵馬及一半的禦林軍聯合胞弟龍天浩和舅舅宋太師以及其他一些官員暗中跟皇帝對峙。宋太師名為宋世邦,是已逝先帝宋貴妃的親大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另一派,皇帝和龍天澈,洛太後,丞相顧正淵以及龍天澈手中十五萬大軍和另一半禦林軍與之抗衡。雖皇帝一派占有比較大的優勢,可宋世邦與龍天澤豈是泛泛之輩,不能小覷,安寧的天辰真正慢慢步入暴風雨之中。

於是,為了鞏固並擴張勢力,穩住江山,聯姻便成了再正常不過的手段。既能拉攏大臣,讓其無二心,又可以有足夠的籌碼防止其變心,對皇室百利而無一害,乃一石二鳥之計。

聽聞丞相顧正淵唯一的女兒顧曼允是“天下第一美人”,芳齡十六,飽讀詩書,才氣過人,是難得的奇女子。顧正淵極其寵愛,隻可惜體弱多病,深鎖閨閣。正因為外人不曾見過,更加顯得神秘。無數富商貴族子弟想一睹芳容,最終都失望而歸。

恰巧龍天澈至今未娶,正直風華,同顧曼允可謂“俊男美女,王爺千金,佳偶天成,天作之合”。龍天溟想到此,不禁欣喜,既解決了三弟的終身大事,又可牢牢拴住當朝丞相,簡直是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