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杜如峰引起的轟動效應,韓偉幹脆又聯係了幾個家裏條件不好的省狀元,許給他們報酬,讓他們也來韓記食品廠實習。

這是杜如蒿出的主意。

不管過去多少年,大家對於高考的重視從來沒有減弱過。因此,各省狀元在大家心目中地步有些神化了一樣。每年成績一出來,他們都會被人追捧一陣子,可是,他們不過是一些學習能力強的孩子,這時候並沒有別的功績,慢慢也就褪出了大家的視線。

但如果把這些狀元聚在一起,讓他們做出更多的事情呢?好像還沒人從這個角度想過,他們也是有明星效應的,並且使用價值非常低廉。

這不,韓偉隻不過是提供了一個工作崗位,給他們一些獎學金,就有些狀元應允來了。

不過,由於種種原因,來的人隻有三個。三人中,有一個人和杜如峰報的誌願一樣,都是Q大,另一個是B大的,一個是北航的。報北航的據說熱愛航空航天,並且他是超常發揮才考了高分。

這三個人,韓偉也不指望他們能幫著幹什麼,他隻是求他們本身帶來的關注度來給韓記做免費廣告。

前段時間關於高中生要不要參與實踐活動的討論熱度剛下去,現在韓記食品廠就招收了幾個狀元實習生。這讓前一段得到不少關注的H省電視台馬上跟上,他們準備錄一期狀元的暑假生活,記錄他們的生活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

韓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工廠已經開工了,韓偉是以做健康的食品,做綠色的食品理念在經營的。那幾個狀元一來,在食品包裝上立馬印上了他們的照片,打的廣告就是“狀元告訴你吃什麼”。

電視台的人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三個狀元在生產車間笨手笨腳地勞動。為了逼真,電台的人照著工作間就錄了下來,當期錄得更多的就是三人勞動的情景。

之後,記者問了他們一個尖銳的問題:“你們有沒有覺得這些勞動太沒技術含量?這種單調重複的勞動對你們來說不是一種能力的浪費嗎?”

“不會啊,我在家還幫父母幹農活,這對於我來說已是一種工作環境的進步了。再說,我們也不是一味在這一個環節勞動。”

“我們剛高中畢業,是什麼都不懂的,這裏的老師傅教會了我們許多。幹什麼事都要從基層幹起,這樣基礎才能紮實。”

“我們韓總說了,隻有把每一個環節的過程都掌握了,才能對整個流程有個整體的認識,這樣再管理的時候,才能有的放矢,針對性提高。”

幾人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看法。

“那你們覺得做這個工作對你們的幫助是什麼?”

“我覺得做什麼事都要細心,注重每一個步驟,就像解題,一個步驟錯了,後麵的跟著就會錯。”

“我覺得應該要注意人與人的配合,這整個生產車間是一個流水線,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像我們如果不練習,趕不上別人的進度,會拉後腿的。”

“知易行難,什麼事都是這樣。”

大家的回答讓記者感到意外,這些年輕的狀元們,不但不以在此為苦,還都幹得興趣盎然,話中充滿了對這裏管理層的尊敬,這就很難得了。他又問了一些更詳細的情況,跟著他們錄了不少幾個人工作的情景,生活的情景,這才走了。走的時候,他隱約覺得這個節目會紅。

但是紅的程度還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

一段時間內,好多電視台都在轉播這個不太長的記錄片,其熱度堪比後世某個走出了國門的宮鬥劇。

大家都忘了,隻要跟高考沾一點兒邊的東西,國民的關注度都居高不下。並且,這是多好的勵誌素材啊,每一個家長都恨不得自家的孩子也能像那幾個狀元一樣踏實,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