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長大了,離開了,有了自己的家和生活,她不願意去打擾他們的生活,她很清楚,跟年輕人一起生活,難免會有很多的矛盾。
劉嫂跟她的兒媳婦雖說相處的時間並不多,但就那麼幾次,劉嫂就感覺到兒媳婦的敵意,她並不喜歡自己,而且並不好相處。
所以她很少主動去聯係他們,這是她自己的兒子選的,隻要他們過得好,她便知足了。
安子惜到現在依舊記得劉嫂得到兒子要結婚時的表情,沒有反對,沒有高興,異常的平靜。
劉嫂愧疚地跟安子惜告假幾天,要去參加兒子的婚禮。
安子惜感覺到劉嫂的情緒,可她從來都不願意多去打聽這些事情,這畢竟是別人的家事。
她還是恭喜的劉嫂,並包了3000元的紅包給劉嫂,自己不能去參加,表示抱歉。
安子惜喜歡劉嫂,也是因為她們有一個共同點,她們都不願意背後討論別人的不是。
安瑜小班快畢業的時候,劉嫂的兒媳婦生了個兒子,讓她去照顧。
這一走,就是一年,這一年裏,她們偶爾會發個消息,打個電話問候對方。
安子惜覺得劉嫂肯定是快樂的,人老了,最想要的無非是家人的陪伴,劉嫂跟兒子在一起,肯定比跟她一起過得好。
但她錯了,看著眼前的劉嫂,安子惜內心五味雜陳。
她甚至責怪自己,如果她抽空去看看劉嫂,陪她說說話,逛逛街,劉嫂會不會好一點。
在她自己困難的時候,劉嫂在她身邊,而劉嫂過得並不好的時候,她都不曾陪伴。
劉嫂也曾多次提起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兒媳婦,可安子惜從未打聽過他們的名字。
這世上的巧合實在太多,安子惜從沒想過,劉嫂會是林哲遠的媽媽。
現在的林哲遠和皺小敏離婚了,林哲遠失去了愛情和事業。
作為季雪的好朋友,她似乎應該高興,但因為劉嫂,她高興不起來,她本身就非落井下石的人。
每個母親應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這一年,劉嫂應該承受了很多。
離婚後的林哲遠也想了很多,其實他也知道,一直以來,他太過自私了,他隻想著自己的生活,沒有為父母好好想過。
父母已經把他養大,他已經畢業,有了自己的工作,可他一次次跟父母要了那麼多錢,即使他知道父母已經很難承受了,但為了自己所謂的幸福,他還是做了。
他也知道皺小敏是個貪心的人,可他還是一步步滿足她的意願,隻為了自己能夠過得舒坦一點,可是貪心的人永遠不會滿足。
有時候他覺得自己和皺小敏是同一類人,都是自私的人。
這一切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曾經的美好是他自己弄丟的,現在的一切是他該受著的。
喝醉的時候,他會想起季雪,那個簡單快樂的女孩,不知道現在的她是否依舊快樂。
清醒的時候,他覺得自己不配想季雪,不管她現在怎麼樣了,都跟自己沒有關係了。
林哲遠重新找了一份醫院的工作,雖說收入不是很高,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努力學會知足,開始新的生活。
他也開始頻繁跟劉嫂聯係,空了也會買點東西來看看她,他想試著彌補這些年對母親的虧欠。
看到林哲遠的改變,劉嫂很高興,她覺得自己的兒子終於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