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帝王生死之謎 帝王第一謎案:誰是秦始皇的生父?(1 / 3)

秦王嬴政在逼殺秦相呂不韋之前,盛氣淩人地下詔質問道:“君何功於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

這番話可讓呂不韋傷透了心。若說功勞,他扶持秦莊襄王子楚(原名異人)上位,輔佐年少的嬴政,曆經兩朝,執政13年,推進秦國的統一事業,不可不謂勞苦功高。

後兩句話就有些耐人尋味了。呂不韋被尊為“仲父”,自然是因為他位高權重,而非血緣關係。嬴政特意強調這一句,反而給人一種掩人耳目的感覺。

難道真如兩千多年來的一些傳聞所說,嬴政並非子楚的親生兒子,而是呂不韋之子?

秦始皇生父之謎,是曆史上的一樁公案。這一看似荒誕的故事並非出自稗官野史,而是起源於司馬遷的《史記》,可說是專家認證的皇室秘聞,兩千多年來很多史學大家都說不明白。

1

在遇見異人之前,呂不韋已經是一個家累千金的大商人。

從古至今,發財後的富商經常要考慮事業轉型。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商人活躍的時代,其中的佼佼者往往是經商與從政兩不誤。

齊國名相管仲在仕齊之前曾經與好友鮑叔牙一起做生意,拜相後,他主張通貨積財,發展工商業,還設置“女閭”,因此被當作妓院的祖師爺。

越王勾踐的謀士範蠡,助越國一雪前恥後辭官歸隱,三次經商成為巨富,號稱“陶朱公”。

衛國的子貢是孔子諸多弟子中的首富,還是一個外交家,時常到列國活動,憑借出色的口才,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

呂不韋是子貢的衛國老鄉,而他的家鄉濮陽(今河南濮陽),與範蠡發家的陶(今山東定陶)離得也不遠。我們不知道,這些叱吒風雲的大商人是否對年少的呂不韋造成了某些心理衝擊。呂不韋在實現財務自由後,也決定把買賣做到政治上。

他看中的潛力股,是秦昭襄王之孫、秦國太子安國君嬴柱之子——淪落到趙國當質子的異人。

異人雖是正兒八經的秦國宗室,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他爸安國君生了二十幾個兒子,連自己孩子的名字可能都記不住。秦昭襄王把這個毫無存在感的孫子派去趙國當人質,也從來不管他的死活。

異人在趙國為質的時間,正是長平之戰爆發前後。秦趙兩國關係惡化,還發生了慘烈的大戰與坑殺事件,異人隨時都有性命之憂,指不定哪天就被人殺了泄憤。當呂不韋在趙國邯鄲做生意遇到異人時,他見這位秦王之孫處境非常困窘,連平時用的財物、出行的車馬都沒有。

此時,一個驚天計劃浮上呂不韋心頭。呂不韋回家問他父親:“耕田之利幾倍?”

呂父以為兒子跟他探討生意經,脫口而出:“十倍。”

呂不韋又問:“珠玉生意,可盈利幾倍?”

呂父答道:“百倍。”

呂不韋再問:“那麼,立國家之主獲利幾倍?”

呂父驚了,說:“無數!”

呂不韋想做的,就是擁立國君的大生意。他認為,異人身上流著秦王的血,可謂“奇貨可居”,政治前途不可限量。

為了資助異人,呂不韋幾乎投入了自己的大部分財產,其中一半資金用於包裝異人,讓這個落難公子學著打扮打扮,不要整天宅在家,另外用五百金購買珠寶,前往秦國公關遊說。

安國君子嗣雖多,但最寵愛的女人隻有一個,她就是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不僅得寵,她的身份也很特殊。一些學者認為,華陽夫人這個稱號源於華陽君羋戎的封爵,而這個羋戎,是秦昭襄王嬴稷的舅舅,秦國宣太後的弟弟。華陽夫人實際上出身於秦國大名鼎鼎的羋氏外戚家族,來頭可不小。

然而,地位高貴的華陽夫人也有自己的煩惱。她膝下無子,等到人老珠黃那一天,如何固寵是個大難題。

呂不韋一眼就看出了美人的危機,他攜帶珠寶重金到了秦國,買通華陽夫人的家人。通過他們從中疏通,呂不韋親自對華陽夫人進行遊說,建議她認異人為兒子。

您看,異人的生母不得寵,他被趕到趙國沒人疼,您現在無子,一旦年老色衰,必然會失寵。您收異人為養子,就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會由衷地敬愛您這位母親。如此一來,您這王後的寶座不就坐穩了嗎?

華陽夫人權衡利弊後,答應了呂不韋的請求。由於她祖上是楚國貴族,後來異人回到秦國,她給這個新認的養子改名為子楚。子楚成為安國君的嫡嗣,無法生育的華陽夫人也有了兒子,這是雙贏的買賣。

呂不韋的政治投機也收獲了第一筆豐厚回報,他得到子楚的鄭重承諾——“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但呂不韋的野心,似乎不止於此。

2

呂不韋在趙國邯鄲多次設宴款待子楚。

席間,子楚為一個美貌的舞女目不舍離,心神蕩漾,之後幹脆請呂不韋將她讓給自己。

起初,呂不韋麵露怒容,很不樂意,說:“我散盡家財幫你,你卻調戲我的姬妾,這太不夠意思了。”可他回過頭,還是決定把這個美女送給子楚。

這個女子,史稱趙姬,她就是秦始皇嬴政的母親。

司馬遷的《史記》在記載子楚與趙姬的這場邂逅時,留下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版本。

《史記·秦始皇本紀》明確地說,秦始皇嬴政是子楚之子,生於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正月(因此取名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