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深謀遠慮穩中求進6(1 / 3)

和記黃埔集團已在:1999年3月31日進軍印尼港務業,當時通過哈比政府的國營企業部長,和記港務公司買下雅加達國際集裝箱碼頭(JICT)51%股份,實際上已控製了雅加達海港第一集裝箱碼頭和第二集裝箱碼頭的營運管理,成為李嘉誠集團繼巴拿馬運河營運板後,在全球控製的第17個國際集裝箱碼頭。雅加達海港卻隻有個集裝箱碼頭,如和記港務公司買下“恒布斯集裝箱運站”(第三貨櫃碼頭)後,則等於李嘉誠的公司控製了全部集裝箱碼頭,因此印尼有人以反對外資壟斷為理由,表示拒絕和記港務進一步收購行動。有人甚至利用此事,指責身為華裔的郭英喜,進而攻擊其父的建議。

1999年年底,當美國將從巴拿馬運河撤離時,香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通過競爭贏得了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的管理權。這時美國就有相當一部分人開始了他們所謂的高明灼見。香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營港口將危及美國的安全。李嘉誠聽到這些,立即向新聞界表示,他手下的和記黃埔集團絕對不會通過巴拿馬運河投資興建集裝箱碼頭進而來控製運河的航權。

據解放日報報道:李嘉誠說,和黃集團在巴拿馬運河隻是進行一項集裝箱業務的投資,與控製權並不相幹。他強調,和黃集團隻是在巴拿馬經營集裝箱業務的公司之一,同一些美國和中國台灣公司相比,和黃甚至不是最大的集裝箱經營公司。

李嘉誠所講的這些看法完全是針對了美國總統克林頓在11月30日的談話而說的。當天克林頓在白宮舉行的吹風會上說,香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管理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不會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

李嘉誠的“和記黃埔”投得運河兩端港口的經營權,由於他和北京當局所有的特殊的關係,在美國引起了很多不小的風波。美國眾議院的銀行及金融事務委員會上周舉行了聽證會,加州共產黨眾議員羅爾巴克爾指和黃是北京的一個棋子,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李嘉誠的投資進而控製住巴拿馬。看來巴拿馬運河港口的投標。已被美國國務院認定為“缺少透明度”,“非常不尋常”,更讓人惱火的是,克林頓政府竟然認為他很對,很正確。但是事實上卻是因為巴拿馬政府的貪瀆,才讓李嘉誠的和記黃埔拿到了港口和鄰近的戰略性地產權。同時,該議員還指出:在巴拿馬運河港口的租賃招標時,中國人的和記國際碼頭公司出價一千萬美元,而兩家美國公司分別出價一千一百萬和一千一百六十萬美元。貪瀆的巴拿馬政府不接受這些出價。於是,和黃就不但取得了拍賣單上所列的那個港口,而且同時還得到了運河沿岸其他主要的戰略性的地產。據說在徹底交易當中,巴拿馬總統巴拉岱斯及他的許多親信們都分別得到了不少的好處,收了很多的賄賂。

其實在看待中國在巴拿馬運河所扮演的這一角色時,不要僅僅從經濟的競爭這一角度去看待它,而且還必須要有廣闊的視野,從戰略角度去看。在過去的兩年中,我到過太平洋周邊地區,對北京企圖控製世界主要要衝的長期戰略有所認識。很明顯,北京采用了“填補真空”的方法:美國一從太平洋某地撤出,或在軍事、政治、經濟上疏於照顧,它就乘虛而入。

現在與北京政府有很大聯係的公司控製了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使得美國的安全問題蒙受到更多的危機。更何況,他們控製了港口和貨物的裝卸,也就增多了敏感性技術(與武器相關)的雙向流量、愈來愈多的中國人員也進入了巴拿馬運河區,增加了破壞性的可能,而在台灣或中國南海的問題上,美國與中國發生衝突時尤其如此。

李嘉誠與和記黃埔在與北京中國政府的關係非常的密切,素有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籌集資金,中介生意的記錄,有關美國情報部門、出口事務局、駐北京大使館和蘭德公司的解封文件認為,李嘉誠及和黃為中國軍方獲取敏感性武器及其他裝備融資,或為此類事情提供管道。同時美國的情報部門還認定,李嘉誠是中國信托投資公司董事,該公司則是中國最重要集資部門和中國軍方獲取技術的來源。

李嘉誠同時也是大型航運公司中國遠洋的商業夥伴,該公司除了經營一些一般的商業運輸之外,更是扮演著中國軍方商業船隊的角色。中國遠洋參與了運送中國導彈和生物武器構件前往北韓、巴基斯坦、伊拉克和伊郎的業務。與此同時,李嘉誠還參與了華潤創業公司的眾多業務。

美國國會人員認定,該公司是北京情報部門的一個掩護機構。該議員叫囂“美國應該有所行動”。他說,由於利用了以香港為基地的公司與政權之間的那種緊密聯係,中共和私人公司之間的界線模糊了。正如加拿大政府的“響尾蛇行動”調查的那樣,中國軍方、黑社會和一些實業巨子之間的關係意味深長。

對他們的這一論調,別人暫且不提,就是該國的長托研究所也不讚同,他們認為這是美國人他們自己的“冷戰思維”在作怪。

他們指出,冷戰的老武士永遠不死,他們隻是更加多疑而已。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洛特要求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調查中國損害美國安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據稱中國企圖掌握具有戰略意義的巴拿馬運河,控製該地區的航運。這套講法實在太荒謬了。

一些保守分子聲稱,巴拿馬港口公司及和記黃埔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情報部門有關聯。

參謀長聯席會議前主席托馬斯·穆勒海軍上將甚至說:“和記黃埔在全球控製無數的港口。我最擔心的是,這家公司係由中共所控製。他們不發一彈,就在巴拿馬運河區建立了一座堡壘。”

驚慌失措者還指出,中國經貿部屬下的華潤創業公司,持有巴拿馬港口公司一成股權。田納西州的佛萊特·湯普遜參議員把華潤創業稱作中國的諜報機關。

一家航運公司經營港口設施業務,可能隻是為了賺錢。甚至是中國的政府和軍隊,也常在海外營商牟利。隻是由於江澤民後來感到軍隊經商將會產生很多不好的影響,於是就在不久之前,下令部隊將不得繼續從事任何的商業活動。即使中國在巴拿馬的商業活動具有地緣政治的動機,但是它們也絕對沒有什麼戰略價值。

蘇聯原本可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同時發動攻擊,但它後來解除了,於是巴拿馬運河對於美國來說也就變得不再有那麼的重要了。可是今天,美國海軍的主力——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能夠分別主控大西洋和太平洋區域。而即使在冷戰期間,美國的航空母艦也因體積太大,不宜通過巴拿馬運河。

就中國人也恐怕不會願意關閉一條供自己做生意用的航道。到了最壞的地步,就是即便巴拿馬港口公司在一場國際性危機中封鎖了運河,或者就是不讓美國海軍船隊通過運河,那麼民辦最強大的海軍也能夠立刻把航道給打通。即使就是保守派,也不得不承認,1977年的巴拿馬運河條約準許美國在無法進入運河之時出手幹預。盡管驚慌失措者曾經暗示,中國籍控製巴拿馬港口而能擴大其海軍的活動範圍,但中國的老爺艦隊甚至在中國南海附近巡戈都會有很多的困難。話又說回來,美國政府憑什麼否決巴拿馬政府與他國之間的商業協定呢?美國要不要再次入侵巴拿馬,並占領運河區。以消除一些人的疑慮?正是那些人杯弓蛇影地把中國看作一場新冷戰中的敵人。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赫爾姆斯的一個幕僚,在1997年寫了一份報告,認為巴拿馬運河似乎並沒有受到什麼威脅。就在與美國和巴拿馬政府官員作了詳盡的討論之後,報告撰寫者作出結論:“為撰寫這份報告而找到的訪談者都聲稱,和記港口控股公司在兩個港口所作的開發,並未在巴拿馬運河的問題上,對美國的安全造成直接威脅。”

帝國主義的冷戰武士不肯放棄巴拿馬,他們將沮喪不已。但是美國的其他人就不會這樣了,他們會慶祝巴拿馬獲得了新生。就在巴拿馬投資。被美國人給指責說“威脅”了他們安全的李嘉誠,在加拿大的投資上屆然也被指責說是對美國的另一種“威脅了”。

美國有報道說,根據有關部門提美國參議院聽證會的一份報告表示:與北京關係匪淺、並在加拿大港埠擁有龐大經濟利益的香港大亨李嘉誠,已被視為“北美地區的安全威脅”。而與其關係密切的COSCO船運公司,曾替中國運載飛彈和生化武器組件到北韓、巴基斯坦、伊拉克和伊朗等國家。

此外,報道表示,在美國參議院收到的該份報告亦指出,中國的黑道幫派已滲透加拿大各港埠,“構成了嚴重安全顧慮”。

報道說,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最近就香港的COSCO(中國遠洋運輸集團)船運公司的運作,舉行了一係列聽證會。COSCO今夏與溫哥華港埠公司簽署合作協議,使加拿大西部最大的港埠溫哥華,成為COSCO北美的運輸基地。

加州共和黨參議員羅拉巴赫的特別助理山托利(ALSantoli)在一項訪談中指出,與北京可能有直接關係的中國企業,在加拿大迅速擴張控股與營運,值得美國嚴重關切。

而且還根據報道有人說,和黃集團主席李嘉誠在加拿大的卑詩省,買下了溫哥華市區六分之一的“博覽會地區”土地之後,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觀眾人物。他在加拿大的投資包括了房地產、港埠運輸、銀行,還有媒體。

至於COSCO替中國載運武器零組件到北韓、伊拉克等“流氓國家”一事,郵報稱,去年白宮一份專案調查報告,已把COSCO稱為“中國軍方體製的一環”。COSCO在溫哥華之外,也與蒙特婁、哈利法克斯等西岸大港有商務往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