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對策(2 / 2)

王全亮伸手拉黃鄉長坐下後,轉身先小心翼翼關上辦公室的門,這才一屁股坐到黃鄉長身邊位置上低聲道:“黃鄉長,我就問你一句話,要是有機會扳倒趙順成,你願不願意試試?”

黃鄉長聽了這話,眼裏猛的一亮。這世上沒有人比他更想早點扳倒趙順成了!趙順成仗著自己是金城鄉的一把手,平時在工作中囂張跋扈,獨斷綱行,目中無人到令人發指的地步。鄉政府裏大事小事都由他一人拍板敲定,從來就沒把自己這個鄉長放在眼裏,這種被人當成透明漠視的感覺讓黃鄉長內心早就憋的快要受不住了。

黃鄉長明白王全亮是個說話相當有分寸的人,他說有機會扳倒趙順成,那就肯定是確有其事。原本上樓累的氣喘籲籲,聽了王全亮的話後,立馬腰杆挺直渾身來精神,壓低聲音表明態度:“兄弟,你還不了解我的情況嗎?我這個鄉長做的窩心哪!吃頓飯還得從黨政辦主任金海濤手裏過,趙順成就差騎在我脖子上撒野了,要是真有辦法把趙順成給扳倒了,兄弟要錢我出錢,要力我出力,保證不說二話。”

王全亮見黃鄉長的反應積極,跟自己之前預想的倒是一樣,伸手拍了拍黃鄉長的肩膀道:“用不著費這麼多功夫,隻要咱們兄弟同心,扳倒趙順成並不是沒有希望。”

王全亮把今天縣委書記身邊的胡秘書跟自己說的一番話簡單的向黃鄉長重述一遍後,若有所思道:“劉書記現在對趙順成印象相當惡劣,後天他到金城鄉調研,說白了就是親自去探探金城鄉的水到底有多深?我認為咱們打蛇打七寸,隻要把後天的文章做好了,讓劉書記親眼看到金城鄉的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你說趙順成黨委書記位置還能幹的長嗎?”

黃鄉長聽了王全亮一番分析後,忍不住頻頻點頭,他不得不承認,王全亮這小子時來運轉從金城鄉一個被流放駐村的工作人員有機會到縣委組織部上班也是有緣由的,這小子的政治觀察力的確相當靈敏,不過是領導秘書之間的一次隨便聊天,他便能從中嗅出異常味道來,並且從中找到報複趙順成的一個突破口。

“兄弟,這件事說起來倒也可行,但趙順成畢竟是正科級幹部,何況他又有田縣長做靠山,想要把他從金城鄉連根拔起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非........”黃縣長的頭腦中赫然現出一個人名,如果後天的計劃中,老領導吳成剛能參與出謀劃策統一部署,扳倒趙順成的成功率可就大多了。

畢竟一級領導一級交往圈子,事情出來後,萬一田縣長極力袒護趙順成,好歹上層也有個立場相對的聲音出來才行,處級位置上的領導中,除了老領導吳成剛,還真找不到更合適人選參與此事。誰不知道吳成剛對趙順成膽敢把賊心盯在自己老情人劉曉娟身上,心裏一直憋著氣呢,吳成剛心裏肯定巴不得趙順成早點滾下台!

黃鄉長最後一句話沒說完,王全亮已經聽懂了,嘴上沒有應聲,眼神中卻透出讚許的意思,兩人一拍即合,在這個問題上倒是想到一塊去了,眼看著時間緊急,兩人連夜馬不停蹄一塊去找吳成剛。

黃鄉長和王全亮趕到吳成剛辦公室的時候,吳成剛剛剛結束飯局沒多久,因為多喝了幾杯的緣故,一張臉紅的像猴屁股,渾身一股刺鼻酒味,一進門就衝著黃鄉長和王全亮豎起三根手指頭,以前鞍前馬後服務過吳成剛的王全亮明白這三根手指頭的意思,這說明今晚上吳成剛已經應酬了三場酒席。

官場上很多事情跟酒場息息相關,酒文化與政治文化往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古代有“杯酒釋兵權”的典故,皇帝會在將士出征前賜禦酒犒賞將士以激勵他們英勇作戰;現代官場流行“能喝半斤喝八兩,這樣的幹部要培養;能喝一斤喝八兩,這樣的幹部要商量;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幹部我放心。”酒場上的應酬已經成了官場人禮尚往來必不可少的感情投資主要方式。

這種情形跟中國人特殊的人際關係形成方式有很大關聯,如果把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喻是一種類似“一捆一捆分得很清楚的柴火”的話,而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則是類似於石子投向河裏的水波紋衍生開來的“差序格局”,是由自己——家人——親屬——朋友——熟人——陌生人等逐漸推開出去的。而官場中人情消費的目的,是將坐落於外圍水波紋上的個體通過某種手段或方式逐漸進入內圈層,也就是說,如果官場中雙方是陌生人的話,就需要通過某種方式成為熟人;再由熟人晉升為朋友需要一個合適的媒介,眾望所歸最合適的媒介莫過於以酒會友最直接有效。官場流行的“酒場就是戰場,酒瓶就是水平,酒風就是作風”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眾多基層官員默認的潛規則,這就讓源遠流長的酒文化的內容和含義在官場越發具有引申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