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 蹊蹺(2 / 2)

圍觀的人群中有人認出紀委王書記,大聲喊道:

“王書記來了!大家快讓一下!”

眼看著這出戲馬上就要演到高潮,角落裏一個架著蛤蟆鏡,戴著棒球帽的年輕人懶洋洋伸了個懶腰,從口袋裏掏出手機撥出了一個電話。

“吳書記,縣紀委的王書記出來了。”

“來的好!”

“王全亮,省報和市裏日報的記者們都在縣政府旁邊的紅日賓館等著招呼呢,你趕緊親自去接一下。”

“行。”

年輕人正是今天好戲的“導演”之一王全亮,現在他正按照“總導演”吳成剛的指示,不緊不慢邁著步子走進縣政府辦公大樓相鄰的紅日賓館。

紅日賓館是縣政府下屬的招待所,平常縣委縣政府一些重要的接待活動都在這裏頭舉行,前兩年剛剛裝潢完工紅日賓館外觀看起來普通,裏頭硬件設施標準跟五星級酒店沒什麼差別,為了配合演好今天這場戲,吳成剛讓人私下聯絡了一些熟悉的記者,早就住在裏麵恭候多時了。

王全亮領著一幫記者趕到縣政府大門口的時候,紀委王書記正站在原先趙順成站的高凳上,手裏拿著趙順成剛剛拿的大喇叭喊話:

“鄉親們,你們反映的問題,縣委領導相當重視,但是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請大家選出幾個代表來跟咱們鄉裏的領導,縣裏的領導坐下來好好談一談,隻要是能當場拍板解決的問題,一定當場解決。”

“談什麼談?就一句話的事情,哪來的這麼多廢屁!”

“哈哈哈.......!”

紀委王書記喊的臉紅脖子粗,被馬大炮一句粗話給頂了回去,底下老百姓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王書記身為縣委常委成員之一,縣紀委的一把手,也算是縣裏響當當的領導人物,哪受過這樣的待遇?當時被頂的憋紅了臉,眼裏閃過一道不易覺察的寒光。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慮,替老百姓說話的領導幹部才是他們心目中真正的人民公仆,對於這種滿嘴官話,說了半天不觸及問題根本的領導幹部,老百姓壓根不待見?何況,馬大炮今天領著一幫人來上訪堵門,原本就是有備而來,哪能給這幫不幹實事,說官話的家夥好臉色?

跟你說話不客氣又能怎樣?老子反正是無官無職,你能罷了老子的官,扣老子工資?總不能因為老子說句話,就把老子給抓了?

矛盾衝突到一種極限的時候,才能引起“相關部門”“相關領導”的關注,才能最快的速度問題,這是馬大炮幾年上訪中得到的重要經驗之一。

有時候,這個世道需要有幾個“刁民”給這幫高高在上的官員提個醒,讓他們知道什麼是人民公仆?什麼是百姓的父母官?

王書記站得高望的遠,正在頭腦中醞釀新的說辭來應付這幫難纏的老百姓,突然瞧見上訪群眾的隊伍裏橫插進來一幫人。這幫人大約十來個,穿衣打扮明顯與上訪群眾不同,其中有幾個肩膀上扛著攝像機,還有幾個手裏拿著話筒。

糟了糟了!這才多大會功夫啊,就把記者給招來了?瞧著這些記者看起來都是生麵孔,肯定不是本地縣電視台的,他們到底什麼人?

還沒等王書記從訝異中回過神來,一個年輕漂亮的女記者已經從人群中擠出來,拿著手裏的話筒站到王書記麵前,提問道:

“你好王書記,我是省日報社的記者,我想問一下,對於今天胡姬村老百姓上訪事情,您有什麼要說的嗎?縣委縣政府的領導會因為這件事,對上訪群眾實施打壓嗎?”

這女記者一口的播音腔,說話功夫一臉嚴肅把話筒撅到王書記麵前,身後的攝像人員立馬把鏡頭對準了王書記,那麼近的距離攝像,肯定是正錄一個臉部特寫鏡頭呢。

王書記本能的抬起一隻手擋住自己的臉,趕緊從高凳子上下來,衝著女記者拉起職業性微笑敷衍道:

“記者同誌,群眾上訪,說明咱們行政職能部門的某些溝通渠道出現問題,但是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在沒有搞清楚事實真相之前咱們還是暫時先不要采訪,請先把攝像機放下。”

“王書記,我是市日報的記者,聽說胡姬村的群眾為了拆遷款補償的問題並不是第一次上訪,為什麼群眾多次上訪,問題卻一直沒能得到徹底解決呢?”

“王書記,我是某某報的記者...........”

眼瞅著一幫記者把王書記,趙順成圍在中間,一個個尖銳犀利的提問發出,站在一旁的秦大中首先反應過來。

這件事怎麼透著一股蹊蹺?(我的小說《官譜》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