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後記(1 / 1)

1984年秋,在江油舉行的李白研究學會成立大會上,裴斐先生對我說:“李白在四川的事跡和詩文研究是個薄弱環節,史料太少,也是李白研究的難點。但搞清楚李白在四川這一段,是我們四川人不可推卸的責任。隻要我們鍥而不舍,總會把李白在四川這一段搞清楚的。”裴斐先生已經遠離我們而去,但他的話始終銘記我心。三十年來,我正是帶著一種責任感進行李白研究。現在《李白與地域文化》即將出版,雖然不敢說已經“把李白在四川這一段搞清楚”,但畢竟弄清了一些問題,也可告慰裴先生在天之靈。

2006年,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李白與地域文化》批準為中心的第一批課題。8000元課題經費,使我能走更多地方考察李白遺跡,感受各地域文化。

《李白與地域文化》書稿完成後,麵臨正式出版問題。我校雖設有出版基金,但“僧多粥少”,我又是退休之人,顯然擠不進去。在為難之時,李白故裏江油市的市委書記顏超同誌答應由江油市資助出版,由江油李白紀念館郭興隆館長、丁穎副館長具體辦理出版事宜,這本書終於可以問世。

中國李白學會會長薛天緯教授一直關注我的研究工作。在這本書初稿完成時,他欣然命筆,為之作序。巴蜀書社的童際鵬等編輯先生,為編審此書,傾注了大量心血,參閱各種版本,糾正了引文上的訛誤。

值此書出版之際,謹對以上關心、支持、幫助我完成此書的同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蔣誌

201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