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攀岩女傑——林恩·希爾(1 / 2)

一位勇士在一麵近乎直立的岩壁上一寸一寸地向上攀登。他猶如一隻壁虎緊緊貼在岩石上。有時,他用手指扒住一點縫隙,用腳點住那僅能“立錐”的凹陷;有時,他把一枚一枚的岩釘釘入平滑的岩壁,人工開辟出一條通達頂峰的道路……

這,就是攀岩運動。

由於攀岩運動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們的創造力、開掘人的潛力,能夠顯現出人的勇敢於智慧,因而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登山愛好者,去不斷地超越自己。70年代,攀岩運動已經從傳統的僅以登頂為目的的登山運動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項專門的運動。

攀岩運動是勇敢者的事業。攀岩者們不僅選擇攀登難度大的岩壁進行征服,麵且他們還不斷人為地製造難度,不斷減少輔助工具,不斷地去驗證人的偉大,不斷地去體驗作為偉大的人的歡欣。

由於攀岩運動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套規範的評價標準,如對攀岩難度的評定。首先開辟一條新路線並進行征服的人所獲得的等級評定是依據路線的險峻程度、岩石的大小、可攀附支撐點的多少等條件來綜合判定的。等級劃分從易到難是:5.0~5.9,5.10a、b、c、d等。現今攀岩難度極限是5.14d。

當今世界最為著名的攀岩家屈指可數,他們有英國的西蒙·納丁、傑裏·莫法、美國的艾倫·瓦茨、林恩·希爾等。而其中,林恩·希爾卻是僅有的一位女性。

攀岩女傑林恩·希爾,世界頭號女攀岩家。她的座右銘是“與男人一比高低”。

自從癡迷地喜愛上攀岩運動以來,林恩·希爾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攀岩。在十幾年中,她的足跡幾乎遍布歐美大陸。從美國到歐洲,從安第斯山脈到阿爾卑斯山脈,林恩不斷地尋找,不斷地挑戰。從一座懸崖到另一座懸崖,在人與自然、人與人自身之間進行著一場永無止境的戰鬥。

80年代後期,攀岩運動逐漸普及,慢慢地競技化。世界上不僅出現了越來越多有組織的攀岩比賽,而且出現了精心設計的難度很大的人造岩壁。由於人造岩壁的出現,攀岩比賽就從人跡罕見的高山險峰移至熱鬧非凡的都市賽場。這樣以來,攀岩比賽以其獨特的刺激性和強烈的競技性吸引了大批的觀眾。為此,在登山界內素負盛名的一些勇士逐漸如璀璨的新星一樣在人們心中升起。其中,林恩·希爾可以說是最為耀眼的一顆。

1989年秋,凸現於地中海的意大利仍然陽光明媚,氣候宜人。此時,意大利掀起了一股攀岩熱潮,人們都在談論著一個主題——攀岩。原來,意大利組織的“1989年度攀岩大師比賽”開賽在即。

盼望著、盼望著,比賽終於開始了。

這場比賽可以說是世界攀岩運動最高水平的比賽。它彙聚了10餘名當時世界上最為著名的攀岩家。比賽可謂精彩紛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女子組比賽。

參賽的都是世界女子攀岩運動中的姣姣者。這次,她們所要征服的不是安第斯的懸崖,也不是阿爾卑斯的峭壁,而是一座用樹脂、沙子和玻璃纖維等物質精心鑄成的近20米高的“人造岩壁”。雖然,這樣避開了生命的巨大危險,而且有著從多觀眾的鼓勵,但是,“人造岩壁”的攀登難度卻增大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