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法維新的領頭人物是康有為。公車上書失敗後,他與他的學生梁啟超主張變法,改良政治,並得到光緒皇帝的支持。
光緒帝即位的時候隻有四歲,朝廷大事由慈禧太後管著。慢慢地他長大了,於1889年結婚,慈禧太後表示以後讓光緒帝主持朝政。其實當時正是中法戰爭過後不久,朝廷內外對西太後許多喪權辱國的做法越來越不滿,至於慈禧所說的讓光緒帝管理朝政,隻是做出的一種姿態罷了。
這個時期,帝國主義各國掀起了一股瓜分中國的狂潮。麵對這種情況,康有為、梁啟超等組織了保國會,創辦《時務報》,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要求朝廷進行變法維新。他們的行動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一個資本主義改良運動的高潮已經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開始出現。
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是個傾向於維新的人物。他常常把社會上的一些情況告訴光緒帝,他還對康有為等人的改革主張很欣賞。光緒帝決心利用這個機會把朝廷的大權從西太後那裏奪過來,以振興清王朝。
康有為精心寫了一份《應詔統籌全局折》,他指出,從世界各國發展的趨勢看,能變法就能使國家富強,小改小革仍然會使國家滅亡。他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內容。光緒帝看了很是欣賞,他不顧大臣們的反對,要翁同龢把康有為請到頤和園的勤政殿,單獨交談。
康有為應召來見光緒帝,他說:“現在外敵侵入我國的腹地,瓜分的大禍已經臨頭。我們的國家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不變法就不能使國家強大起來。”
光緒帝難過地說:“是的,現在確實非變法不可了。”
康有為說:“皇上既然知道非變法不可,為什麼一直沒有什麼舉動呢?”
光緒帝怕有人偷聽,看一看簾外,然後歎息說:“我受到的牽製太多呀!”
康有為點點頭表示理解:“那麼皇上就憑自己權力能夠做到的,做幾件大事也可以救中國的。”
光緒帝表示同意。康有為繼續說:“不過,現在的大臣太守舊,不了解世界的大勢,靠他們變法是沒有希望的。”他略微停了停,說:“我看先不必撤他們的職務,可以增設新的衙門,讓一些主張維新的人有職有權就可以了。”
他們談得很投機,光緒帝更堅定了改革的決心。
這一次交談後,光緒帝準備重用康有為,但是遭到直隸總督榮祿和軍機大臣剛毅的反對,光緒帝隻好給了康有為一個準許專門上奏章的職位。康有為憑著這個職位,在短短三個月中上了許多奏章,內容涉及廢八股、培養人才、開辦學堂、辦報紙、振興工商業、增強軍事實力,以及創立憲法、開國會等,甚至有禁止婦女纏足的內容。光緒帝還分別召見了維新派人物嚴複和梁啟超等人。從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三個月裏光緒帝幾乎天天頒布新政,要各地各部門認真實行,表現出他對變法的決心。他頒布的內容主要有:設立農工商總局,保護和獎勵工農業生產;設立礦務總局,修鐵路,開礦山;改革財政,編製每年的預算和決算;辦報紙,允許百姓上書議事,給百姓一定的出版、言論自由;改定法律規章;撤銷無用的衙門和官員;設立新式學堂,學習西方的科學文化,改革考試製度,獎勵科學發明;等等。
因為這一年是舊曆戊戌年,所以曆史上把這一次變法稱為“戊戌變法”。
可是就在維新派歡欣雀躍的同時,保守派對維新變法更加仇視了。
最終,慈禧太後囚禁了光緒皇帝,並殺了許多變法的支持者,康有為也出逃國外,新政措施除了京師大學堂被保留外,其餘的全部被取消。戊戌變法徹底失敗了,隻持續了103天,所以這次變法又叫“百日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