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兼並”策略是一條通向名牌的捷徑,企業走這條路必須具有實力,否則是行不通的。“縱聯品牌”策略有利於名牌形象的提升。縱聯品牌是經營者控製著整個增值過程,從產品開發直到商品零售。最典型的就是將其產品以他們的品牌通過專賣店銷售。由於縱聯品牌經營者在競爭環境裏所負責的是定義、塑造和管理業務,而不是必然擁有業務的所有權利,所以他們的競爭優勢就不單單是靠財力或者人力,更重要的是靠“眼光”縱聯品牌。比較適合於時裝、鞋子、家具、家用電器、電腦、廚具和新鮮食品等品牌產品,而對一些具有高精技術和特殊生產要求的品牌,就不一定適合。
雖然縱聯品牌沒有被眾多的企業經營者認可為一種獨立而特殊的商業模式,但在實際操作中,已經有愈來愈多的經營者發現這一品牌的管理戰略有著極大的投資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優勢。首先,縱聯品牌讓生產製造者直麵消費者,最直接地聽取消費者對產品設計、質量、價格、服務及其形象等方麵的批評和建議,並能夠迅速、準確地反映給設計者、生產者及決策者,改善盲目的產品開發、價格競爭和形象設計,真正讓品牌走進消費者的心坎。其次,縱聯品牌能夠快速地適應市場。由於縱聯品牌經營者控製著品牌增值的過程,所以能夠有效地進行商品調配、運輸和市場細分,減少時間上的延誤;同時減少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這三者之間的摩擦成本,並把成本降低所形成的實惠傳遞給消費者,提升品牌的價格競爭力,建立和鞏固自己品牌的市場地位。最後,它還有利於品牌形象的凸現和提升。縱聯品牌不僅實現了店麵的統一設計、廣告的統一製作與發布,還能夠提供統一的市場地位和統一的企業理念、員工風貌、企業形象,給消費者形成強烈的視覺效果和環境氛圍,增加親切感和信任感。
而“模塊營銷”法就是將品牌分成若幹模塊,並將它們稱為“不可或缺模塊”(不管身處全球哪個地方都必須恪守的規則)和“可選擇模塊”(允許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的操作方法),然後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文化傳統、風俗習慣、消費觀念,確定“可選擇模塊”與“不可或缺模塊”進行充分有效的組合,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兼顧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名品PLUSONE電視、34英寸全平麵電視、世界最大63英寸液晶電視等等,這些都是三星電子的代表作。
1995年,電視豁免的寬度、高度比還都是4∶3,而那一年,三星成功地開發出12.8∶9的寬屏幕電視,這個產品以“找到被隱藏的一寸畫麵”的廣告詞而名聲大振。在韓國29英寸的電視市場中,曾創下45%占有率的成功紀錄。這項產品是在三星電子、三星SDI、三星電機、三星CORNING等電子關係企業的共同合作下製造誕生的。為了加寬電視左右兩側各8毫米而特製的顯像管、玻璃真空管、核心零件等都是與其他關係企業所合作出來的全新製品。該產品的策劃是特別喜愛收看即時節目的三星集團董事長李健熙,在聽說電視隻能呈現電視台原始傳送畫麵的80%後,在1995年指示啟動這項計劃的。四家電子相關企業總共投入了55名研究員以及227億韓元的研究費。研究人員分別由三星電子、SDI、電機以及CORNING等關係企業中挑選出來的。參與工作的工程師各自有原先自己崗位上的產品開發能力,大家都是每個月見麵兩三次,以確認進展狀況。
三星電機製造的偏向線圈與高壓變聲器必須組裝在三星SDI所製造的影像管上,再插入三星電子所製造的組件上。這些作業要反複進行大約七個月的時間。負責影像事業的研究人員,則每個月固定召開一次會議,隨時調整商品上市的時間。
四家合作的關係企業還締造了另一項耀眼的成績——在2000年成功開發出34英寸的平麵電視。雖然平麵電視是之前既有的產品,但34英寸大型平麵電視的誕生則要歸功於SDI部門與三星電機共同開發出的新影像管ITRON。ITRON製造的34英寸平麵大型畫麵,從畫麵到背後之間的厚度減少了10公分,因此能提高電視的空間效率。在名為OMEGA企劃的ITRON開發過程中,三星SDI與三星CORNING合作在10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下,使用大型玻璃表麵延展開的工程技術,成功地製造了全平麵的34英寸影像管。而三星電機更是劃時代地縮短了DY的長度。三星電機協理金載助說:“因為在征集和零組件上都有最高技術團隊的有效合作,才能在短時間內研發出新產品。同時三星電子的營銷人員必須從技術開發階段便參與到其中,這樣才能比其他競爭對手提早一步進行商業化。”
流行趨勢變化迅速的移動電話市場,企業推出新產品的時間間隔尤其影響企業的競爭力。在開發電子多層印刷電路板的時候,三星電機將技術人員派到三星電子無線事業部門,經常停留10天以上。因為MLB電路必須符合機身的設計,所以特別需要有效的協同合作。對於這一點,金載助協理做了以下說明:“這樣做隻要MLB電路一設計完成,就可以植入機身內,可以達到商品化的程度,從而縮短產品研發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