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食療藥膳 (6)(2 / 3)

【服用】 每次服用10~15ml,每日早、晚各服1次。孕婦忌用。

參茸追風酒

【組成】 西洋參、川烏頭、薄荷、當歸、陳皮、紅花、鹿茸、草烏、幹薑、淡竹葉、甘草各10g。

【製法】 將以上藥物洗淨,控幹水分,裝入容器中,倒入白酒,密封,浸泡1個月即成。

【功效】 追風祛濕,疏筋活血,止痛。治四肢麻木,屈伸不利,筋骨疼痛,風寒濕痹。

【服用】 每次飲10~2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孕婦忌服。

枸杞子鶴齡酒

【組成】 枸杞子、蜂蜜、何首烏各40g,當歸、生地黃、天冬各20g,牛膝25g,菟絲子、黨參、補骨脂、山茱萸各10g,白酒1 000ml。

【製法】 以上前10味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置文火上煮沸,取下待冷,埋土中,7d後取出去渣,加入蜂蜜即成。

【功效】 補肝、腎,養精血。適用於腰膝酸軟,未老先衰,筋骨無力,齒落眼花,食欲不振,須發早白,精神萎靡等。

【服用】 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20ml。

加皮不老酒

【組成】 熟地黃、生地黃、五加皮、蓮子心、槐角子各90g,沒食子6枚,白酒1 000ml。

【製法】 以上前6味加工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d後去渣即成。藥袋中的藥渣曬幹,加工成細末,與大麥適量炒和,煉蜜為丸,每丸6g。

【功效】 補腎固精,養血烏須,壯筋骨。適用於腰膝無力,遺精滑泄,精神萎靡,須發早白等。

【服用】 藥酒空腹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10~15ml。飯後服用藥丸1~2個。

!#第三節 藥膳

羊骨粥

【組成】 羊脊骨1 000g,大米100g,食鹽、蔥白、薑等適量。

【功效】 補腎氣,強筋骨,健脾胃。適用於肝腎虧虛,腰脊疼痛,轉動無力,頭目眩暈,各種貧血等。

【製作】 取新鮮羊骨,洗淨槌碎,放入鍋中,加水煎湯,然後取湯同大米煮粥,待粥熟時加入食鹽、生薑、蔥白煮熟即可。

【服用】 溫服:每日1~2次。

【宜忌】 冬、春季服食效果較好。

骨碎補粥

【組成】 骨碎補20g,大米50g,白糖適量。

【製作】 將骨碎補先煎,去渣,取上清汁,加入大米,用文火煮成稀粥,熟時調入白糖,即可。

【功效】 補益肝腎,強健筋骨。適用於主治腎虛腰痛,足膝痿弱,耳鳴耳聾,牙痛,久泄,遺尿,跌打骨折。

【服用】 溫服:每日1~2次。

【宜忌】 發熱期間或小便淋澀者,均不宜食用。

當歸牛尾湯

【組成】 當歸30g,牛尾1條,食鹽適量。

【製作】 將牛尾洗淨,切成段,同當歸放入鍋中,加清水、蔥、生薑,用文火燉湯,熟時調入食鹽,即可。

【功效】 補血,益腎,強筋骨。適用於腎虛陽萎、腰痛、腰酸、腿軟無力。

【服用】 每日1次,飲湯吃牛尾。

當歸牛筋湯

【組成】 牛蹄筋、當歸各50g,桑寄生15g,蔥、薑、食鹽各適量。

【製作】 將牛蹄筋剔除雜肉,同當歸、桑寄生放入鍋中,加清水、蔥、生薑,用文火燉湯,熟時調入食鹽,即可。

【功效】 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適用於痹證日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腰膝疼痛,肢節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溫,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細弱。

【服用】 溫服:每日1劑,食筋喝湯。

巴戟天鹿筋湯

【組成】 巴戟天、鹿筋、牛筋各30g,續斷15g,大棗10枚,蔥、生薑、食鹽各適量。

【製作】 將鹿筋、牛筋先泡1h,洗淨,切成段,同巴戟天、續斷放入鍋中,加清水、蔥、生薑,用文火燉湯,熟時調入食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