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食療藥膳 (3)(1 / 3)

【組成】 防風、紫巴戟天(去心)、肉桂、麻黃各12g,白術、製附子、細辛、獨活、秦艽、山藥、杏仁各9g,炮薑30g,磁石50g,薏苡仁18g,生地黃15g,白酒1 000ml。

【製法】 以上前16味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d後去渣,即成。

【功效】 調和氣血,驅風祛邪。適用於肌肉麻木,關節疼痛等。

【服用】 空腹溫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隨量。

伸筋草白酒

【組成】 伸筋草15g,白酒500ml。

【製法】 將伸筋草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搖1次,浸泡7d後去渣,即成。

【功效】 散寒祛濕,疏筋通絡。適用於風寒痹痛,關節疼痛,肌膚麻木等症。

【服用】 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10ml。

海桐皮白酒

【組成】 海桐皮、牛膝、枳殼、杜仲、防風、獨活、五加皮各30g,生地黃35g,白術20g,薏苡仁15g,白酒1 000ml。

【製法】 以上前10味加工使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d後去渣,即成。

【功效】 祛風濕。適用於腰膝軟弱,關節疼痛等。

【服用】 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10ml。

升麻排風酒

【組成】 防風、升麻、肉桂、獨活、製附子、羌活各30g,白酒1 500ml。

【製法】 以上前6味搗細,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d後去渣,即成。

【功效】 散風祛濕,解痙止痛。適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言語錯亂,心膈煩悶,四肢拘急,手足酸痛等。

【服用】 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20ml。

舒筋活絡酒

【組成】 木瓜、當歸、紅花各15g,桑寄生25g,續斷、獨活、羌活、甘草各10g,川牛膝、玉竹、白術各30g,川芎、防風、蠶砂各20g,紅曲50g,紅糖200g,白酒2 000ml。

【製法】 以上前15味除紅曲外均粉碎成粗粉;再將紅糖溶於白酒中,用紅糖酒浸漬藥末48h後,以每分鍾1~3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漉液,靜置,濾過,即成。

【功效】 祛風除濕,疏筋活絡。適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四肢麻木等。

【服用】 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20~30ml。

筋骨疼痛酒

【組成】 當歸、重樓、木香、製川烏、製草烏、肉桂各10g,玉竹、桂枝、枸杞子、續斷、砂糖各20g,黃芪、黨參、秦艽各15g,虎杖25g,紅花50g,白酒2 000ml。

【製法】 以上前15味粉碎成粗末,加入白酒,浸漬48h後進行滲漉,收集漉液,加入砂糖,攪拌溶化,靜置14d,濾過即成。

【功效】 祛風除濕,疏筋活血。適用於筋骨酸痛,四肢麻木,風濕性關節炎等。

【服用】 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10~15ml。

【宜忌】 忌多服,孕婦和高血壓患者忌服。

蘄蛇藥白酒

【組成】 蘄蛇(去頭)50g,防風、當歸各10g,紅花20g,羌活、秦艽、五加皮各15g,白糖200g,白酒2 000ml。

【製法】 先將蘄蛇粉碎成粗粉,餘6味共粉碎,與蘄蛇粉混勻,用白酒作溶劑,浸漬48h後以每分鍾1~3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漉液,加入白糖,攪拌溶解後濾過,即成。

【功效】 祛風除濕,疏筋活血。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疼痛等。

【服用】 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10~20ml。

【宜忌】 本品有毒,忌多服;肝、腎功能不好者慎用。

水蛭追風酒

【組成】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杜仲、川牛膝、香附、羌活、尋骨風、木瓜、桂枝、蓽茇、地龍、茯苓、大棗各15g,水蛭、土鱉蟲、三七參、紅花、獨活、生川烏、生草烏、全蠍、蟬蛻各9g,馬錢子(製)4g,烏梢蛇30g,蜈蚣16g,白酒1 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