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2)

浩瀚無垠的神州大地,人是自然和時間的最終產物。神是人和幻想的產物。而魔,卻總是映襯神的產物,有神必有魔,不然神如何證明他就是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①。

為抵禦天災人禍,為求長生不老、或為揚名立萬,故有不少人踏入了練武修真的道路。其中,修魔是修有所成最快的捷徑,所以有不少人蠢蠢欲試,以至於最後大亂心誌而走火入魔,最終死於非命。但也有極少數人修成邪果,創宗立派。由於修魔極其詭異,行事手法陰險狠毒,為求某種目的而不折手段,自然受到眾多正派排擠,且欲殺之而後快。於是,天下便形成了正邪之分。

天下疆土一分為四,各占東南西北四地。東有天方國,西有夜潭國。南北各為南國和北國。世俗所稱的名門正派有三大門派。為首的是北國的俠義莊、天方國的仙蹤峰以及夜潭國的玄靜寺。在百姓心中最為敬重的便是俠義莊。俠義莊以外功為主,講究一招一勢,變幻莫測,以為民請命,行俠仗義而聞名。仙蹤峰的實力雖屬三大門派最強,但由於是修真,講究心靜,故向來行事低調。其次的玄靜寺同樣不愛爭名鬥利,但與同處一國的魔教—鬼****正邪不兩立,於是近百來連連抵抗鬼****人,試圖將其消滅,所以也贏得了夜潭國不少民心。

而南國卻是一個烏煙瘴氣的地方,這與其美麗動人風景極不相稱。因為這裏駐紮著兩大魔教—凝香宮和逆天島。凝香宮是清一色的女子,占據半個南國疆土。若不是有俠義莊長期相助南國君主,恐怕整個南國的疆土早就被其吞並。而逆天島則坐落在俗稱的“海角”,四周沿海。雖不常欺壓百姓,但行事古怪,逆道而行,故列為魔教一派。

故事從一個書生開始。

春。柳芽初張,風和日麗,碧水泫流,敗落的杏花乘著碧水,緩緩流過小橋,飄入美麗的風新城中。

風新城又稱杏花城。因為滿城的杏樹,一到春天,這裏便是生機勃然,滿城嫣紅的美景。且風新城又是天方國最為繁華的城市之一。這裏聚集了眾多文人異士。特別是坐落在仙蹤峰腳下,終年似有仙氣繚繞。且氣候差異不大,故聞名於整個天方國。

城中心屬風新城最為繁榮的地帶。客棧、餐館、鬧市、戲館,甚至於青樓,應有盡有。多為達官貴族遊玩之所。風新城有一條寬大的河流橫穿整座城池。這條河流可通往天方國的京都—露陽城,名為杏花河,因為一到春季,整條河都會飄滿粉嫩的杏花,使得城中心複添一景。岸邊柳暗花明、小橋流水,不得不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此時正是清晨時分。城中心的人流很少。但那些小商販們卻早早便準備在此了。河岸邊是商販們的黃金點。因為可以將過往遊船的生意和鬧市的生意一攬全包,有時候運氣好,遊船的生意甚至比鬧事上的生意好上幾倍。

今日的“黃金點”早就被一搶而空。一眼望去,岸邊已是被小販們擠得擁擠不堪。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靠橋邊的一個攤子。這個攤子即不是賣食物也不是賣雜貨特產,而是書畫折扇。一個看上去二十出頭的瘦小身影正急忙地準備著,樣子看上去稍有些寒酸,臉色雖然有些黃倒也長得俊俏。衣裳雖很破舊,但舉止卻透漏出少許文人氣質。他攤出幾幅字畫在四方桌上,字畫上落款處蓋了章。章的字體為隸書,寫有“柳軒筠印”。這便是此人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