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裏正的女人對著魏大娘也是笑容可掬,再不敢擺什麼架子了。
就是沈寄,在村裏也得到比之前熱情的對待。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沈寄看得心頭好笑,這就是人性啊。
之前魏楹病病歪歪的時候,除了裴先生曾經借過銀子給魏家,其他人可沒伸過援手。
當然,他們是外來戶,不是本村土生土長的。
而且村裏的人大多自己也不富裕。
可是,當初那麼冷漠,非得逼著魏大娘把幾畝好田賤賣給他們籌錢給魏楹治病。
如今魏楹成了秀才,便大家的態度都變了。
沈寄冷眼看魏楹長袖善舞的和裏正還有村裏的其他人道著別,心頭不由覺得芝麻包子也許真是塊適合當官的料。
要說他對這些前倨後恭的村人有多深的感情,沈寄是不信的。
魏楹表麵上看起來溫文儒雅,骨子裏可不是一個好好先生。
沈寄有時候和他聊天,多少也察覺出來一些。
他最認同孔老夫子的一句話就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所以,沈寄一直很很注意,不想得罪了他。
魏楹雖然不是小人,但也不是一個端方君子來著。
送走了魏楹,沈寄繼續她的攢錢大業。
她如今已經有了三兩銀子外加兩百文,再有一兩多銀子便可以贖身成為自由人了。
魏楹是秀才。在縣裏的學宮裏是包食宿的,還發校服。
所以,他的開支就可以省下來了。
而且,這一次村裏的富戶還給了讚助。
日後隻要他能在科舉這條路上比較順利,那等待他的就將是一條康莊大道了。
也因此,沈寄所起的作用就不如從前那麼明顯了。
當然,暫時也還是不能少的。
魏大娘思來想去,覺得任她贖身,她跟魏家沒有什麼瓜葛倒也不是壞事。
等到寄姐贖了身,她沒處去,自己收留她就當她是房客收租好了。
然後按照寄姐自己說的,大家合作掙錢,五五分帳。她得托庇於有秀才老爺的魏家,這錢不能不出的。
到時候寄姐應當也滿了十歲,再不能當小孩子看了。
楹兒同她也不能再有什麼親近舉動。
這一年來,雖然不明顯,但楹兒和寄姐還是日漸親近起來。
這不是什麼好現象。
別人不知道,她一手養大的兒子自己還不清楚?
楹兒雖然對人客客氣氣的,但跟旁人都保持著距離。
這麼多年,她也就看著裴先生還有寄姐真的走近了他而已,就連那個姓胡的小胖子也還沒有。
裴先生不用說了,那是有德行有學問的先生。
寄姐她很能幹,這一年也多虧了她。
魏大娘現在已經不能單純的把她當丫鬟看待了。
魏楹剛好起來那陣,她覺得寄姐沒準真是個福星。
寄姐開始掙錢,讓魏家的生活一步一步得到改善的時候,魏大娘覺得寄姐果然是個福星!
但是,如果寄姐和楹兒太親近了,這是魏大娘所不樂見的。
她把心頭的擔憂對魏楹說了。
魏楹淡笑著說:“娘,你在說什麼呢?寄姐還是個小孩兒。您放心吧,我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