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合夥掙錢,寄姐的點子應該也不少。
她從前不是沒有多掙錢的點子,隻是因為她隻能十中抽一所以積極性有限。
日後多找些門道掙錢,說不定比他們逼著她做活,隻給她十分之一的錢更能多掙到錢。
他家的這個丫頭果然和旁人家的不一樣。
沈寄走在路上,嘴角忍不住咧開。
其實魏楹能答應她五兩銀子贖身已經是很意外的收獲了。
她原本以為他會再多要一些的。
到了市集,她身上有八文錢,而且今天的事這麼順利也由不得心情很好。
便叫了一碗豆腐腦和一碗餛飩來吃。
又買了些零嘴,剛好把八文錢花掉,開開心心的走回與魏大娘約定碰頭的地方。
魏大娘已經買好了針線布匹和棉花,分了一部分輕省的到沈寄的背簍裏。
然後等著王二叔到了請他搭手把爐子什麼的抬到車上。
沈寄每每做了什麼好吃的,隔三差五的就給王二叔家送一份去。
他一直很樂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的幫襯一下她們。
二狗子等人時常送魚過來,沈寄有什麼事找到他幫忙的話,他也會帶著人來幫忙。
魏家的日子如今好過了。
當然,比那些地主甚至村裏自己有點家底的還是差了太多,但在他們原本呆的那個階層還是算脫穎而出了。
有像裏正女人那樣背地裏心頭不舒坦的,但也有人比從前對他們熱情多了的。
還有人說沈寄就是太小了,不然家裏做宴席的時候請她去幫廚多好。
這樣的幫廚在村裏很常見,公認手藝好有特色菜的都會被請去,或主廚或幫廚。
除了可以有一份工錢,往往還能帶回一塊豬頭肉之類的。
魏楹自從到鎮上書院讀書,而且據說備受先生賞識,在村人心頭的地位又高了一些。
讀書人,在村人眼底那可是能夠鯉魚躍龍門的。
就是魏大娘說的,隻要魏楹爭氣,她們和一些背地裏眼紅的人就能相安無事。
而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家,暫時也還不把做小本生意的魏家放在眼底,不會來找茬。
所以這幾個月過得還算太平。
隻是福氣結真的是早就沒賣了,賣了幾次賺了一兩銀子多。
然後沈寄記得的幾十種花樣就沒了。那些買去的人倒是開發出了不少新奇的。
沈寄一向是小富即安的人,目前的生活唯一的不滿也就是自己奴婢的身份了。
眼見擺脫有望,她心情是很雀躍的。
魏大娘不由問道:“寄姐什麼事這麼歡喜啊?”
沈寄笑笑,“要過年了嘛。過年少爺不上學吧?”
“嗯,書院要放假,先生也要回家過年的。就連皇帝老爺過年也是要放假的啊。”
魏大娘這幾個月也很掛念兒子,可是為了不耽誤他讀書求學問隻得忍著。
過年要放半個多月的假,可以天天看到兒子,心頭自然也是高興的。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