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最後的時光(1 / 2)

“死者謂根壞、生者諸根起。”蓋有生者必有死,有因者必克果,是以生死輪回永無止,若離有漏生死界,可得不生不滅大涅盤。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夫玄道者,得之乎內,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此思玄道之要言也。”這喃喃的讀書聲是從一間小民房中傳出,不久之後又一聲歎息:“唉!又是個無聊的一天,時間都荒廢了,不能再蹉跎下去了,洋子啊,你該清醒了、該振作了,不能老是這樣的宅下去,現在終於知道宅男是怎樣誕生的。”一年輕男子從床上坐起,邊用雙手拍打著自己的腦袋,邊喃喃自語。

“明天出去逛逛,再放鬆下心情,好好調整下,嘿嘿,願明天更美好!!”本是頹廢的眼神的眼神中又泛起期待的光彩來。

劉洋(父母有讓其出過國留洋、與從不同之意),27歲,甘肅古浪縣人,家境貧困,苦讀寒暑11年,得意進浙江一所大專學校,而後奮發圖強,七年後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繼而回武威市找工作。在此期間,劉洋閑來無事曾和同學外出遊玩,逛杭州秀麗西湖,行至西湖北岸,有一座小山,名曰葛嶺,據說此山有靈,遠看山勢起伏,宛若一條遊動的真龍,山上有一道觀,名曰抱樸;遊後歸途,洋在同學慫恿購買紀念品下,狠下心花了10元人民幣,購得一瑰寶盜版二手《抱樸子》,回去慢慢拜讀。如今這本書早已被洋子讀過多遍,隻因半年來命運多舛,回會武威市後工作一直不順,閑暇無聊,無奈從頭到尾,從尾到頭還是暈暈乎乎一知半解。唉!此時的洋子哪有什麼心情讀這破玩意,純屬為了消磨時光、排遣抑鬱。

第二天早晨,劉洋洗漱完畢,一改先前淩亂邋遢犀利哥的樣子,隨後一位充滿陽光、睿智的青年走出了那捆鎖“英才”的牢籠。劉洋出了城隨便走,放鬆心情嘛,也沒有什麼目的,走到哪裏就到哪裏。也許是命運使然,也許是最近《抱樸子》看的太多了。不知不覺走進了“天下第一馬”的領地。

“哦?怎麼到了雷台公園?以前常聽老人們說這裏是祭祀雷神的地方,非常神聖,也非常神秘的,就是沒來過,還真不知道裏麵長的怎麼樣,嘿嘿”洋子抬頭看那氣勢雄偉的南大門,又搖搖頭:“既然來了就到裏麵好好逛逛,不能錯這樣的好機會。”

烈日當頭,洋子在門口買了兩瓶冰凍的礦泉水,先往嘴裏灌了幾口:“啊!爽。都說涼水可醒神,一點都不假,古時犯人暈後都是用涼水潑醒的。哈哈,我也太會聯想了。”洋子邊走邊想,慢慢欣賞這古景遺址:映入眼簾的是被稱為“泉源”的圓形花壇,“泉源”分南北,南謂花壇,花壇正中間豎臥著一塊大石,其上刻有“天下第一馬”,北是彩噴泉,“泉源“中心聳立兩根巨形石柱,石柱頂端托那昂首嘶鳴的“馬踏飛燕”,“泉源”兩側是弧形浮雕牆,牆上刻畫著古代的戰車、佛祖、駱駝、牛、羊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走下台階,途徑牌樓,兩側各有一個圓形的石鼓,石鼓上刻有凹凸有致的陰陽圖案,並且兩邊各有五個圖騰柱,柱子上雕刻著雲彩和龍形圖案;繞過享譽世界的銅車馬儀仗俑就看到五棵古老的箭杆楊樹,據說樹齡都將近200歲。“常聽老人說樹久而生靈,不知這五棵老樹是否能產生靈智,不過看那死氣沉沉的樣子,命已不久,其有靈乎呢?想多了,想多了。”洋子繼續向前走就到了雷台觀,雷台觀又名靈鈞台,台高8.5米,南北長106米,東西寬60米,為人工夯築而成,觀內主要建築有風神殿、雷祖殿、三皇殿等,據傳為天下道教第一玄壇所在,曾有記載“盤桓昆陵宮,玄都可馳騁”。

“好累,好累,本來精神挺好的,逛完三殿後怎麼感覺精神有點恍惚呢?要找個地方休息下。”洋子又灌了兩口水,甩開步子來到雷台湖,湖上有三島,島上有茶園、回聲廳等,供遊人們休閑娛樂,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把三個小島和提岸連起,以方便行走,站橋上放眼望去,兩岸栽著無數垂柳,鬱鬱青青,石橋上的欄板由許多的花瓶圍成的,花瓶都一模一樣,樣子非常好看,洋子邊看邊撫摸。

“嗯?這個怎麼不一樣?有裂紋、光滑度不一樣、色澤不一樣、瓶口無裂紋,啊?能晃動。”,洋子輕輕一提,就把那破瓶子拿到了麵前,氣暈了,恨道:“我太陽,是哪個家夥放這個破玩意兒來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