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離開公司你什麼都不是》那本書中講過一個觀點: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公司,“人生公司”不足百年。趙強就是“趙強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你也是你的“人生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我們很多董事長終其一生隻知道“做產品”,而不知道經營自己的品牌;隻知道把“產品質量”做好,而不知道好產品還要會營銷。
個人品牌是我們“人生有限責任公司”獨一無二的無形資產。無形資產不能得到有效傳播,我們的品牌就不能做大。站在這個角度上,職場的升遷就是一步步做大個人品牌的過程,就是不斷地放大你的品牌能量的過程。如何才能更好地傳播我們的個人品牌呢?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好賣點。
賣點是什麼?在品牌營銷中,賣點就是消費者掏錢的理由。有個感冒藥叫白加黑,你看它的廣告語:“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治療感冒,黑白分明”,它的賣點多清楚,將產品功能和價值,清晰地告訴了消費者。我在多年的品牌營銷策劃實踐中,非常注重提煉產品賣點。比如,當年做婷美內衣時,這個產品的賣點就是:“美體修形,一穿就變”,既強調功效,又說明效果顯著。後來操作農資產品生命素時,我對農民朋友說,“生命素,搖錢樹,誰用誰致富”,這種鮮明的賣點,很容易就能贏得消費者的關注。
從時尚的女性,到質樸的農民,消費者都對明確的賣點感興趣。在職場中,老板一樣關注你的賣點。老板要提拔一個人,在能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為什麼非要選擇你呢?除非是你的賣點比別人更突出。
所以,職場中的競爭,很多時候並不全是能力的競爭,而是賣點的競爭。你和別人的差距很大,往往就是因為別人有賣點,而你沒有賣點。先看個小故事。
有一位中學老師,在開班會的時候和學生們做了一個數學遊戲。
老師說:“同學們,1乘1,乘10次,答案是多少呢?”
學生們笑了,這是什麼問題呀,小學生都會的題目。於是大家帶點戲謔地大聲回答:“是1。”
老師不緊不慢地說:“看來大家小學數學學得不錯。那我再問一個問題。1.1乘1.1,乘10次,答案是多少?”
台下馬上亂紛紛起來,有的學生開始埋頭計算,有的猜是4,有人猜是5……
老師慢悠悠地說:“正確答案是約為2.59,現在我們再來算一個,0.9乘0.9,乘10次,答案是多少呢?”
不一會兒,一個學生就算出來了,答案約為0.35。
學生們都莫名其妙地望著老師,不知道老師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老師清了清嗓子,說:“1.1和0.9,這麼微小的差距,但是將它們分別相乘10次以後,兩者結果的差別,卻是天壤之別。我們大家想一想,你和別人學習的差距、能力的差距、人生的差距,是不是也是從1.1和0.9這樣微小的差距開始的呢……”
學生們沉默了。
差之毫厘,謬以千裏。看起來細微的差別,經過不斷地放大後,結果可能是天壤之別。職場不也是如此嗎?看起來,別人隻是比你多了一個賣點而已,但是這種賣點被不斷放大後,你和別人在職場上的距離卻可能變得遙不可及。
很多人抱怨老板做事不公平,抱怨自己的能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我的經驗是:凡事多找找自己的原因。為什麼別人能輕而易舉地贏得老板的信任,而你不能?想要加薪,請給老板一個給你加薪的理由;想要被提拔,請給老板一個提拔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