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媛說實話倒是對於這種當兵的家庭沒有過多的感觸,至少也不會像他們一樣帶著幾分恐慌,但看著周裴許,也忍不住有幾分沉思。
這個名字……有點耳熟。
好像是在哪裏聽過,可具體在哪,一時之間還真的想不起來。
難道是這本小說裏的重要人物?可是劇情裏的男主並沒有過下鄉的經曆……
到最後還是沒有想起來的蘇媛瞬間放棄了為難自己,反正跟她關係也不大,她沒必要一直關注人家。
或許是剛才盯的太起勁,周裴許也轉頭看向了她,然後對著她笑容明媚。
……更像地主家的傻兒子了。
蘇媛轉過頭,繼續弄著自己麵前的飯,還扒拉著烤紅薯,一口土豆一口紅薯的,吃的格外的認真。
別看今天這菜好像有多寒酸,可這可能比知青點這一年吃的都要好,畢竟至少油水給足了。
雖然村裏麵不可能難為知青,可要說給多好的條件供著也不可能,如今這個時候,知青們一個月也隻有二十斤左右的糧食補給和十塊錢,再多點的就是各種生活用品的糧票,想要過太好的日子?不可能。
這些東西也不過是能確保人活著,但這些都是跟工分掛鉤的,工分少給的東西就自然隨著少,工分多了,那給的照樣也是一樣,絕對不可能多給。
不過有個好處就是,這裏雖然遠離縣裏,可以就能拿著錢和鄉裏鄉親的換吃的和新鮮蔬菜。
平日裏大家都是各吃各的,今天要比較特殊一些,才會準備了那麼多。
下鄉的知青是有一天的休息時間的,等到第二天才會開始勞作,到時候根據到的人和做了多少來記工分,女同誌一般一天是0.八工分,男同誌無論力氣還是耐力上都要女同誌強一些,所以一般一天1工公。
大家都相互打過招呼認識了之後,這才回到各自的宿舍裏麵休息。
蘇媛爭取到了單獨的宿舍,也有很多的好處,比如像用水和洗澡的時候,就不需要一直等著。
還有一個人住,空間裏的東西自然就能拿出來了。
她先把那些床鋪鋪好,然後再把洗漱用品拿出來,因為之前拿著的包並不算大,所以太多的東西也不敢拿出來,隻等的日後慢慢增加,然後在對外說是買的就行。
第二天大概六點左右,就能聽到外麵稀裏嘩啦夾雜著說話的聲音,這個時間點的太陽還不是很毒,昨天大隊長有說過,六點半左右知青們就要過去領今天要做的事,晚一些恐怕就是撿著一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了。
現在的知青,並不是農忙的時候,所以倒也不是整天都呆在地裏,比如像如今六七月這個季不是豐收又不是耕種的季節,知青們一般都是有其他可以做的事。
比如像是剪柴火,割豬草,喂豬整理豬圈,捆麻繩之類的,然後再分下一些去跟著村民到田裏幫忙。
安青村是有養豬的,那是村裏集體財產,一般養到一定的重量就會拉去供銷社裏麵賣,價格上肯定是不可能賣的太貴,但好歹也能賣個一兩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