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文化娛樂(一)(1 / 3)

在閑暇時間裏學點文字、藝術、曆史、地理等有關知識,對人的精神世界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緊張的工作之餘,欣賞幾首優美的樂曲或幾幅賞心悅目的美術作品,再跳上幾首節奏歡快的舞蹈,亦能起到調節大腦,消除疲勞的作用。

文化娛樂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需要。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家庭文化生活的消費將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而人們對於家庭生活消費的認識和管理也就顯得日益重要。

1、家庭文化生活消費的種類。為了安排好家庭文化生活,首先要弄清文化生活消費的種類。目前,大致有以下幾種主要類型:(1)廣播、電視、錄音。在家裏收聽廣播和錄音,收看電視,這是家庭最常見、最廣泛的文化生活。(2)電影、戲劇、音樂、舞蹈、曲藝等。盡管電視機日趨普及,但外出觀看電影和各種文娛演出,仍是群眾主要的文化娛樂活動。

(3)旅遊、公園遊覽。旅遊活動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現在,不僅城市家庭的成員外出旅遊,有不少農村家庭的成員也紛紛去附近城市觀光。公園是城市居民,特別是青年、兒童常去的文娛活動場所,也是離退休老人歡度晚年的活動園地。(4)報刊、圖書。書報是人的精神食糧,閱讀書報是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它既能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水平,又能滿足人們享受和消遣的欲望。

(5)攝影。攝影可以反映人生各階段的容貌、生活和所到之處的風景,記錄下美好的瞬問。隨著照相機和彩色膠卷的普及,不少人熱愛業餘攝影。

(6)集郵、收藏。社會上湧現出來越來越多的集郵愛好者。也有許多人喜歡收藏書籍、書簽、火花、香煙盒、電影說明書、字畫、錢幣等等。這種集郵和收藏活動既可陶冶性情,又可豐富生活,豈不樂哉。

(7)書法、繪畫。在古代,書畫琴棋一起構成名門家庭文化生活的基本形式。在現代家庭裏,它們也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8)樂器。購買笛子、吉他、小提琴、手風琴等樂器,是家庭文化活動的基本建設項目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將更多地追求音樂這種美的享受。

(9)棋類、撲克。作為增強智力和娛樂的消遣,對弈和玩牌是老幼皆宜的普及性活動。

(10)種花、喂鳥、養金魚。由於居住等生活條件的改善,家庭養植活動日趨增多。它能營造鳥語花香的環境,有著迷人的魅力。

(11)體育活動。在空閑時間內,消費者參加跑步、球類、武術等各種形式的體育鍛煉,越來越普遍。

2、決定家庭文化生活狀況的因素。為了安排好家庭文化生活,還必須弄清決定家庭文化生活狀況的因素。這裏,我們僅從單個家庭的角度來考察。

(1)經濟因素,主要指家庭經濟收入的水平和支出的結構。文娛活動需要消費各種物質資料和勞務,這些需要的不斷滿足都離不開一個家庭總體的經濟收入水平。忽略其他條件,每個家庭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滿足的程度與家庭經濟收入通常是成正比變化的。不過,在總收入一定的前提下,家庭文化生活狀況還取決於這些收入的支出結構。家庭經濟支出要用於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這兩方麵的支出結構直接關係到家庭文化娛樂生活的現狀。

(2)時間因素,主要指家庭成員空閑時間的多少。現在通常把一晝夜(24小時)中,除去工作時間、上下班往返時間、生理需要時間(吃飯、睡覺等)和家務勞動時間以外的部分稱為空閑時問。在空閑時間內,人們主要從事文化娛樂活動。因此,家庭各個成員空閑時間的長短與個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滿足也是成正比變化的。

(3)除了上述兩個基本的因素之外,家庭文化生活狀況還取決於家庭成員的文化素養、興趣愛好以及居住條件等其他一些因素。因為家庭文化生活的“主體”是人,所以每個人的文化素養和興趣愛好與各個家庭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狀況是緊密相聯的。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人們的文化素質越高,其文化生活的質量就越高;人們的興趣愛好越廣泛,其文化生活的內容也就越豐富。居住條件會影響家庭文化設施的安放和活動的展開,這是顯而易見的。

3、管理家庭文化生活消費的原則。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如何合理安排本人或管理全家的文化生活消費呢?根據影響家庭文化生活的各種因素,我們認為,一般需要掌握下麵幾條原則:

(1)處理好家庭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關係。以吃、穿、住為基本內容的物質生活能夠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而攝影、看戲、看電影等各種形式的文化生活則能夠滿足人們的發展需要和享受需要。這兩種生活對於人的德、智、體、美全麵發展均起著重要作用。然而,兩種生活都要花費金錢和時問,所以處理好兩者的關係是首要的問題。一般來說,在金錢開支和時間占用上應按照這樣的順序來考慮:先物質生活、教育投資,後文化生活。也就是說,無論是維持家庭日常的生活,還是在計劃進一步改善生活時,都必須首先在開支和時間上安排好家庭成員吃、穿、睡等基本的物質生活(包括相應的家務勞動)以後,再來考慮家庭各方麵的文化生活,使兩種生活有計劃、按比例、互相協調地發展。

(2)安排好家庭文化生活的消費結構。這種消費結構是指家庭文化生活消費中各類消費資料要素和各種勞務之間的相互聯係和比例。從消費所取得的效果來看,家庭文化生活可人為消費各種物質資料(如種花、養鳥、購閱書刊)和勞務(如參觀、遊覽、聽說書、看雜技);從消費的性質來看,家庭文化生活又可分為以娛樂為主的消費(如觀看體育比賽、下棋、打牌)和以提高知識水平為主的消費(如看書、讀報、繪畫);從消費地點來看,家庭文化生活還可分為家內消費和外出消費。這些理論上的劃分是有意義的。為了在一定的經濟水平和時問內取得文化消費的最佳效果,每個家庭都應具體調整好消費的比例和結構。譬如,家裏已經有了電視機這種文化消費資料,那就可以減少某些勞務類文化消費,一般的戲曲、電影和文藝演出就不一定非去現場觀摩了。否則,在電視機上的文化設施投資就不能發揮應有的效用,並且經常外出進行勞務類消費,還會在時間和開銷L產生矛盾和困難。再如,以娛樂為主的消費和以增長知識為主的消費是有聯係的,但畢竟還有區別,二者不能偏廢。試想,一個人不看書不看報,單純搞些娛樂消遣活動、這總不能算是完美的精神生活吧。

(3)做好時間的預算和利用。所謂時間預算,就是個人的時間總量在各種活動之問的分配。包括往返路程在內的上下班時間和吃飯、睡覺、打扮等生理需要時間彈性較小,很難縮減,也容易計算。關鍵在於家務勞動時間和空閑時問的預算,它們具有較大的伸縮性。在經濟和其他社會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盡量使家務勞動現代化和社會化。這需要購買先進的勞動工具(洗衣機、絞肉機、電冰箱等),購買容易加:勞動對象(方便麵、配套半成品盤菜、衫褲片等),或購買能夠直接消費的商品(熟菜、現成的穿著用品等),縮短家務勞動時間的結果便是相對延長了空閑時間。馬克思高度重視時問問題。他曾把勞動者離開物質生產後的自由支配時問稱為自由王國。科學地利用自由支配時間才能開辟廣闊天地。珍惜時間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必須安排好空閑時間。人們在進行閱讀、寫作、交往、練字、看電視、聽廣播、遊覽、下棋、打牌以及業餘攝影等活動時所耗費的時間,客觀上就形成了空閑時問使用上的結構。統籌兼顧地安排好時間,並注意調整不合理的時間結構,是管理家庭文化生活,使其達到最佳狀態的一條原則。

(4)照顧到家庭每個成員文化娛樂方麵的個性。由於家庭成員在性別、年齡、性格和文化素養上存在差異,因而他們的興趣愛好也是不盡相同的。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造成家庭內部的矛盾和衝突。老人喜歡養鳥,年輕的嫌鳥叫影響清晨的睡眠;男士愛看足球,女士愛看越劇,電視機前經常為看哪個頻道的節目發生爭執。在這個問題上所要掌握的正確方法是:努力培養家庭成員文化生活的共同興趣,充分照顧到每個人的個性。倘若實行“一刀切”,過分強調共同興趣,顯然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反之,假如實行“自由放任”,過分強調個人嗜好,就會妨礙家庭和諧的共同的精神生活。大家遇到矛盾甚至衝突時,應當有謙讓、有妥協,這也是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新家風所必不可少的高姿態。怎樣篷用支房修室我國的書法藝術,具有悠久曆史和優良的傳統。作為這種藝術的創作工具——筆、墨、紙、硯這文房四寶,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係列獨特的發明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