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一介凡塵俗世的少年,其慧心對於靈界的感知,卻不乏敏銳。唐土之上,眾生癡迷於龍族傳奇,心馳神往於傲天神話,難免亦將其視作己身宿命。
然而,當他踏入傳說中的玄奇界域,始覺書卷所述與現實相去甚遠。此間凶險環伺,身旁更有強者守護,實非言語所能輕易道盡。手持靈力丹火槍,夾於尼雅與李想之間,郭繼內心難免黯然,這穿越異夢的曆險,並不如幻想中那樣令人心旌搖曳。尤為在他知曉,自己並不獨享此間榮耀之時,心中的落寞更是濃了幾分——若非李想執意護佑,那份挫敗或能稍減一二。
“吾聞,尉遲賢弟,此類逆天之事,倘若天朝得知,必是何種驚變?”郭繼嚐試用閑談緩解內心的不安。
“遣人探索,聯絡人格麵具之主,勸服共盟。”李想微微聳肩,道:“不外如是。勿用探究之目觀吾,汝非孤身,此乃輪回之地,無有恩怨瓜葛,安心足矣。”
郭繼訕笑道:“如此明顯否?”低頭致歉:“世俗之中,吾雖看似開朗,處此境遇……”
李想輕笑:“世人善心常在,信之。汝許閱過多陰鬱之作,致心防薄弱?”話語之中,不乏戲謔。
郭繼坦誠道:“不無道理。”語氣歸於平和。
“餘僅識一人,麵具持有者,尼雅而已,爾或是第二。故需援手,莫使誤入歧途。”李想握緊雙拳:“此力現實亦可施展,雖微,導引爾,唯願心存仁德,勿禍人間。”
此乃前輩對晚輩的監督,蘊含深情,李想不經意間,展露成熟者的擔當。
“吾豈似悖逆之人?”郭繼撓耳笑道:“樂觀向上,君子風範。”
李想默許,目光深邃:“人之心,隱匿極深。然麵具持有者,情感更為透明,自郭繼身,吾感知惶恐與嫉羨,善意未改。”
平凡之郭繼,非皆如李想,於黑魂之境曆經萬劫。
是妮子難解李想心思根源——妮子雖麵具通達情感,少年卻常常思緒空白。
如近日常顯疲態,直至英雄事跡後,方見喜憂情緒。
“將往何處?”郭繼問:“艦橋乎?”
“至亞頓之槍,太陽之核。”李想指向戰議會上空,巨大冷凝艙矗立其中。
郭繼注目下望,見光華流轉之處,疑竇漸升。
“何物哉?”
“引路之標。”李想應,引來郭繼疑惑之目。
“劣質網遊乎?”
“僅為描述光球性質。”言畢,三人沿水晶通道下行,步入折躍之門。
初見折躍器時,李想頗覺亞頓之槍設計怪誕,簡一管徑即可,何須再設平台?
而今僅感慨:豪傑心思非同凡響。
通向太陽之核的密道,本隻容高位相位師與戰領出入,然抵目標地,隻見防護盡棄,空寂之路讓人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