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真理認識上的大革命帶來思想上的大解放(1)(1 / 3)

(對話體)

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已經過去三十年了,社會各界都會隆重地紀念這個日子。不過哲學意義上的紀念將不會同於其他各個方麵的紀念,它會從理論思維活動發展的角度去探尋更有意義、更加深刻的東西。

(1)甲:對於三十年前那一次因真理標準大討論帶來的“思想解放”的真正原因,人們並沒有認真地去思考過;總是大而化之地把它歸結為真理標準討論本身,似乎真理標準大討論本身就是後來改革開放的直接原因。結果,真理標準討論本身成了“解放思想”的原因,以至於後來連這個“原因”也丟掉了,似乎“解放思想”真正原因就在人們頭腦裏有沒有“解放思想”的自覺性上了,就在“解放思想”自身的存在上了。

你要推進改革嗎?你就去“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吧。你要去解決改革所麵臨的難題嗎?你就去找找你頭腦裏的陳舊、落後的東西吧。“解放思想”從此也就成了一句口號,一句永遠正確的政治套話了。似乎沒有人們“解放思想”的自覺性,就永遠不會有“解放思想”似的。這是什麼原因呢?

乙:原因就在於人們總是認為,自己頭腦裏的思想認識總是沿著直線的方向向前推進的。似乎隻要緊緊地把握住認識得以形成的本原,人們就能在這一基本認識基礎上不斷地“解放思想”,不斷地向前推進自己的實踐活動。這是一個十分典型的“形而上學”的觀點。而事實正好與之相反。人們的“思想解放”,從來就不是由人們的“自覺性”所決定的。它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它從來就不是按照人們的主觀意願,筆直地向前發展、推進的,而是在人們認識的不斷自我否定中向前發展、推進的。

(2)甲:你能夠給我具體地解釋一下呢?

乙:可以。三十年前的那一場真理標準大討論的真正意義在哪裏呢?就表現在對真理的檢驗與否定上。確切地說,就表現在對所謂的“句句是真理”、“一句頂一萬句”以及“兩個凡是”,這一似是而非的“真理”的“否定”上。而這也就是那次真理標準討論的根本意義所在,也就是後來的“思想解放”及“改革開放”得以成為可能的真正原因所在。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也可以把這一類“思想解放”,理解為在“真理否定”或“真理革命”帶動下的“思想解放”,是真理標準大討論帶來的“真理革命”將人們從長期以來的“極左思想”下“解放”了出來。

(3)甲:這就是說,所謂的“思想解放”並不是僅僅為了“解放思想”而能夠實現得起來的“思想解放”,它隻是在“理論創新”、“真理革命”的基礎上,邏輯地發展起來的全社會的“思想解放活動”。而真正意義上的“思想解放”,卻不是那一類旨在解決自身工作所麵對的難題,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解決困難的辦法,而表現出自身勇氣與決心的“思想解放”。這種意義上的“思想解放”隻有“思想解放”之名,而無“思想解放”之實,它決不會帶來真正意義上的、發自人們內心的“思想解放”。

乙:很對。在這裏,我們似乎看到了一種奇妙的思辨現象,這就是使“解放思想”成為可能的那個“理論創新”、“真理革命”,卻又不是完全以“思想解放”為目的的。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論斷為例,它顯然不是為了三十年前的那一次“思想解放”,而成為哲學的一個基本理論的。它所以能夠帶動起真理標準的大討論,進而帶動起改革開放的“思想解放”,是因為它所內在的批判精神,讓它發揮起了“真理革命”的前提作用。

這便使我們聯想出了這樣一個思辨的邏輯來,一個原本並不是為那一次“思想解放”的哲學論斷,真正推動了那一次“思想解放”。這一點很重要,正是由於這一哲學論斷的理論儲備,才使我們得以和平而又理性地從階級鬥爭為綱的基本路線轉到了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上來。以至於,我們都不敢去設想,如果沒有哲學理論中的這一科學論斷的先天存在,如果人們不是像真理標準大討論那樣,在“批判的武器”的引導下和平地實現這一重大的曆史變革,而是在“武器的批判”主導下去實現那一次“思想解放”,那又將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因此,我們在崇敬胡福明老師的勇氣與睿智推動了三十年前的那場真理標準大討論的同時,更要慶幸真理標準的事先存在。

(4)甲:在這裏,我似乎看到了“思想解放”“邏輯前提”的重要性,是這一先在的“邏輯前提”,“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社會向前發展。

乙:實際上,這樣一種意義上的“思想解放”在自然科學的曆史發展裏是經常存在的。它那裏的“思想解放”也同樣需要一個“真理革命”的思想準備。哥白尼的“日心說”,就是一個同樣典型的例子。他的“日心說”建立在大家共同認知的天象觀察的基礎上,但是他對當時占主導地位的“地心說”的否定,卻意想不到地改變了物理學的發展方向,將物理學理論研究從被基督教奉之為“聖學”的亞裏士多德的物理學理論體係下“解放”出來了。也就是說,那一次人們在物理學理論研究上出現的“思想解放”,並不是來自物理學理論研究“思想解放”的偉大目標。它僅僅來自哥白尼的一個非常簡單的理由,他認為,上帝所創造出來的天體運動,決不可能像托勒密的“地心說”所描述的那樣如此複雜,需要添加進那麼多的“本輪”與“均輪”。人們隻要將“地球為中心”改為“太陽為中心”,上帝所創造的天體運動便會簡單起來了。

盡管,這一起初僅僅建立在假說基礎上的“日心說”,其本身並不那麼正確,後來的研究也證實了太陽並不是宇宙的中心,但是,它在物理學理論研究上的“真理革命”的意義,已足以將人們帶進了用科學的方法去觀察宇宙的新時代,並最終地結束了以亞裏士多德命名的物理學時代,開始了以牛頓為標誌的物理學時代。也就是說,我們關注“思想解放”這一獨特的“社會解放活動”的時候,真正應該關注的是比“思想解放”更加重要的,成為“思想解放”“理論準備”的那個“理論創新”或“真理革命”,那個能夠給人們帶來“思想解放”的、使“思想解放”成為可能的、對那個被人們封為神明的絕對真理的否定。

(5)甲:但在社會的發展與變革那裏,情況卻不同了,人們似乎並不關注其“思想解放”上的那個“真理革命”,或者說人們常常忽視“思想解放”的思想認識上的原因。這是什麼原因呢?

乙:這是因為在“思想解放”上的,自然科學在發展方麵有著嚴密的、內在的邏輯延續性。在它那裏,已經前進了步伐,從來沒有後退之理,但是在社會的發展與變革那裏卻常常出現相反的情況。以中國反封建的辛亥革命為例,盡管它極大地推動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給中國社會帶來深刻影響,並出現了以“五四運動”為標誌的新文化運動,但是,導致辛亥革命及新文化運動“思想解放”的民主與科學精神的“真理革命”,卻常常被人們所忘記。人們僅僅記住了清王朝被推翻的“落後就要挨打”的這一原因,並把它當成了唯一值得記取的“真理”,似乎隻有落後才是遭受挨打的唯一原因,而清王朝腐敗的政治統治就不是遭受挨打的重要原因似的。以至於這一似是而非的“真理”至今仍是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國策的主要理論根據,並作為反麵的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充斥於影視傳媒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