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在詩境中美麗著——讀王玉婷詩集《守望最初的月亮》

在我認識的女詩人中,王玉婷是個例外。《守望最初的月亮》,寧靜、素樸而詩品獨高。

大多的女性詩人,愛情是其詩歌的主調。而在她的詩集中,愛情隻是窗前的風,去了就去了,很少在詩中回旋。根植在她思想深處的,是生活的方方麵麵對詩歌觸覺的浸潤,更有詩人對現實嬗變、人生跌宕的感悟。簡約、率真、入境、隨心。

“一陣風起/火紅的飛翔/靈魂的跳躍/經典為夢中的老歌。”

她在生活的底層吸納詩歌的營養,用瑞氣和靈光包裹生活中的點滴希望,給原生態的存在和延續一種向善向美的力量。把自己的目光從雜陳的物象中剝離出來,在敞開的門口守望落地的月光,在月光中渴望飛翔,並直指心靈高遠的地方。這是玉婷詩歌的境界。

“在高速運轉的快車道上/來不及看花落葉枯/聽不到鳥鳴水潺潺/隻在瞬間決定向左或者向右/向北或者向南。”

在自己的天地看天地下的自己,總有很多不適應。陣痛已經過去,悸動會時常產生。作為詩人的個體,生命被現實的斑駁之象所影響。靜心,在自我感悟中入境。念想,在追尋與渴望中脫殼而生。“飛翔在冬日/邂逅一地細碎的/梅的思想”,“隻任由背影滑落在風雨中/抵禦千古情愁”,這是玉婷詩歌的情緒。

對一切存在的詰問和反思,對匆匆歲月的發問和追思,是玉婷當下詩歌的走向。“人與人/彼此注目/卻看不清熟悉的麵孔”。詩人的敏感忽然失蹤,多思成為理性交彙跌宕的原動力。詩人於是走進自己的伊甸園,在繁花和果實間遲疑。花的敗落凋零,果實的青、黃之變,給詩人生命輪回勃發的昭示。選擇有了方向,道路延伸到遠方。一切發問和追思都在詩境中流動著、鋪排著、演化著,給人思接萬象、神遊空穀的力感和回味。

讀玉婷的詩,還有一種感覺非常強烈。女性的敏思、男性的練達、唐詩的韻致、宋詞的明快,在詩句中處處可見。烈焰、山河、長劍、幻影,編織著詩的經絡;落雪、煙花、美人石、桃花川,營造著詩的世界;陽光、蛻變、月亮、夙願,飛舞著詩的靈魂;紅狐、簫聲、長調、玉蝴蝶,則悠長著她詩歌的意境。

掩卷而思,紛紜的物象,行走的風景,心靈的天空,跟著詩人的感覺,在漢字的形意中升騰。為詩癡狂,為詩而歌的情愫,在她的詩集中一步一步彰顯著人生的美麗和生命的豐沛。

守望是執著和真誠,更是堅韌和期望。而高懸的明月,在最初的印象裏是迷離和悠遠,更是澄明和高潔。

董信義

2011.6.13於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