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相遇(1 / 3)

第3章

準確來說,不能說是忽悠。

顧媻覺得自己生前幹的那行雖然叫做導遊,但實際上是心理專家。

首先他們老板眼光獨到,十幾年前就有目的性的將客戶群體瞄準了退休人群。

老板那年四十,據他自己說還很風華正茂,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樓下的燒烤攤子,正喝著酒呢,回頭一看,一群退休大爺大媽在廣場上揮汗如雨,當即他便一拍大腿,決定要搞個老年旅遊項目。

顧媻進駐公司的時候,老板頭都禿了,肚子也大了,公司卻還是最初的模樣,沒擴張過,也沒裝修過,來來往往了很多導遊和主管,最終也都幹不長,旅遊業的確是個香餑餑,但正因為太香了,老板哪怕占據天時也搶不過那些本身有錢的大款。

人家成立個什麼大型國際旅遊項目,他們國內的小公司就鬥不過了。

顧媻有次跟老板出去陪大老板喝酒,也就是為了搭上人家的順風車,自己招攬客人給他們,賺個提成的錢,好家夥,那叫一個難。

人家大老板其實也不缺你這點兒東西,但就喜歡被人求著的感覺,三請四請人家還覺得沒什麼誠意,轉頭就把項目給了關係好的朋友。

顧媻在得知這個事情的時候,就在想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做那樣的大老板呢?

可想想並沒什麼實質性的用處,他以自己在社會摸爬滾打十幾年的經驗做出了跳槽的決定,直接帶著一批自己聯絡得感情很好的老客戶去了大老板的店。

聽說他跳槽後,禿頭老板罵了他一個下午,顧媻卻喜滋滋地拍了拍自己的新工作證,目光瞄向了新公司的去年的金牌導遊霞姐。

打不過就加入呀,要講義氣良心的話,他八百年前就餓死在外頭了。

話說回來,忽悠這個詞,一般是那些老年人客戶的子女對他們導遊行為的總結。

可這件事在顧媻看來,其實當真不能算是忽悠,起碼他這邊帶的客戶都從不說他一句不好,大家是出來玩的,他當然也是希望客戶們開開心心來,開開心心買點東西,再開開心心的回家,他也開開心心賺錢。

所以他跟上屆金牌導遊霞姐不太一樣。

霞姐因為其帶的團是高級團,也就是一個人一萬的那種出國遊,所以基本上不會帶客戶去指定的什麼購物地點買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他當時雖然是帶著客戶跳槽,但依舊還是帶的較為便宜的老年團,一趟旅遊下來,起碼得帶客戶們去三個購物地點才算完成指標。

其他導遊其實也很討厭這種購物模式,成天搞得跟打仗似的,還要跟客戶吵架什麼的。

顧媻則從不抱怨什麼,遇到問題那就解決問題,實在不行就再跳槽。

他首先帶的團年紀都在六十歲以上,結伴出來的為多,到了購物地點後,他會有選擇性的給男性找個休息場所喝茶釣魚打牌,隻帶著女性出去購物,購物場所也有篩選,在了解過每個人的經濟情況後,他會著重培養不差錢的客戶多買一

點(),比較緊巴的客戶就隨意了。

客戶們的感情也是他從接收到客戶資料的當天就開始培養的。

每天一個問候電話?[()]?『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有錢的阿姨必須全程跟在對方身邊講解,時不時說一下自己工作的困難,一路把人當親媽伺候,旅程結束後還要定期回訪。

就這樣幾個月後,霞姐手裏的高端客戶團就被老板交到了他的手裏,年會上金牌導遊的證書獎金也全給了他。

顧媻還記得大老板拍著他的肩膀讓他好好幹,說以後絕對讓他做個主管什麼的,他卻早已跟梅阿姨談好了去對方兒子公司當生活總助的事兒。

在這種公司一步步爬得多慢啊,核心人物根本接觸不到,直接去梅阿姨兒子的世界五百強公司當董事長的生活助理,這不比主管強?!年薪起碼三十個呢!

顧媻都跟人電話溝通好了,第二天就要上崗,人家還把勞斯萊斯的鑰匙都給他了,讓他通勤用,誰知道一覺醒來成了古代的顧媻,同名同姓不說,模樣也一樣,活像他做了個冗長古怪的現代夢,此刻才是人間。

“媻哥兒,你就別去了,父親一個人去便是,你身子剛好,哪裏走得了那麼遠的路?”眼前頭發花白卻別有一番韻味的俊男父親披上灰色外衣,走到院子裏,用拉絲了的洗臉布隨意擦了擦眼睛,便要上路。

此時月上中天,秋風如狂,樹影搖曳。

顧媻率先走出院子,回頭同父親說:“一起。”他出都出來了,正好看看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人與人之間是怎麼說話的,沒道理一直躲屋裏不肯接受現實。

顧家大家長顧葉不知為何,有種微妙的感慨,他追上長子,與其並肩前行,長子還是未到他肩膀高,卻好像忽然高了不少一樣,哪怕一步三喘呢,也沒有停下來。

顧葉與兒子顧媻鮮少這樣獨處。

平時長子顧媻都是埋頭苦讀,出門上學回來後也不說在學堂遇到了什麼,老師都講了什麼,吃過飯便又用功去了。

媻哥兒下場過一次,失敗後更加刻苦,連他母親都想勸勸他休息片刻,他卻從不停,油燈滅了便借著月色苦讀,年年如是,熬地人麵黃肌瘦。

誰料大病一場後,好好躺了一個多月,竟是瞧著紅潤白皙了許多,讓人感覺得到無與倫比的,無法盡訴的活生生的靈秀。

就他媻哥兒這樣的人品相貌,若是生在大戶人家,哪怕是在長安的小戶人家裏,怕是也比跟著他們強……

顧葉如今腦子轉過彎來後,方才做夢都在想著怎麼不早早去投奔揚州的姑奶奶,正如媻哥兒所說,待在這裏,永遠怕是都隻能種田織布,可若是去了揚州……

傳聞那邊夜裏也張燈結彩好不熱鬧,十八坊夜夜笙歌,小秦淮河畔詩人如雲、高人如雨,考學既然考不上去,指不定媻哥兒在揚州待個幾年,結交些有識之士,被舉薦也未可知。

當然,舉薦的到底不如考上去的有本事,官場的事情顧葉並不了解,隻知道考學上去的當官也都是實官,舉薦的,大部分則都是虛職,非得個

() 三五年才能調任。

父子兩個各懷心思地一路往縣城中心走去,顧媻是不知道路的,但他也不問,就跟著父親就是。